目前分類:諾貝爾獎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6.12.12  中國時報 
張信吉/雲林斗六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陳文芬報導】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0.16  中國時報
彭秉權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0.16  中國時報
南方朔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典皇家科學院十二日宣布,土耳其最著名的小說家兼社會評論家帕慕克榮獲今年諾貝爾文學獎。

評審委員會說,五十四歲的帕慕克「在追尋故鄉(伊斯坦堡)憂鬱靈魂的過程中,發現文化衝突和交織的新象徵」。評審委員會稱讚帕慕克「探討文化衝突的象徵,著作等身」。帕慕克可獲瑞典幣一千萬元(約台幣四千五百萬元)的獎金。

帕慕克蜚聲土耳其海內外,著有「我的名字叫紅」(中譯本由麥田出版)、「雪」(Snow)等小說。帕慕克也是政治異議人士,經常批判土耳其歷史,讓土耳其迫於國際注目的壓力,不得不尊重言論自由。

戴眼鏡,生就一張娃娃臉的帕慕克經常批判土耳其不敢面對歷史的陰暗面,結果也讓他成為文壇和歐洲聯盟自由的象徵。

一九八二年,帕慕克推出第一本小說「貝氏父子」(Cevdet Bey and His Sons)即獲獎。因為小說譴責土耳其虐待少數民族庫德族人,並在鄂圖曼帝國時代大屠殺亞美尼亞人,而招土國之忌。

帕慕克去年告訴瑞士一家報紙,土耳其沒有人敢提及土國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殺害一百萬亞美尼亞人,最近數十年也殺害三萬名庫德族人,聽得許多民族主義人士火冒三丈。

帕慕克後來受審,罪名是「汙辱土耳其」。帕慕克在庭上自我辯護道:「我說的話並非汙辱任何人,而是事實。就算說錯了又如何?人民難道沒有權利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今年一月,法院終於宣判不起訴帕慕克。

帕慕克是穆斯林世界第一位發言譴責,認為不該對英國作家盧西迪做宗教審判的作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帕慕克在國際揚名立萬,主要是得力於他的第三本小說「白色城堡」(中譯本由麥田出版)。這本歷史小說談的是一名威尼斯奴隸和一位年輕學者的關係。學者買下奴隸,後來他倆的身分卻逐漸模糊。

皇家科學院說,帕慕克的作品經常提到「自我」和「分身」。他的近著「黑書」(The Black Book)也談到這個主題。書中的主人翁在伊斯坦堡找尋他的妻子和她的同父異母兄弟。主人翁最後也和他們互易身分。帕慕克的作品往往討論過去與現在的衝突,東方和西方的衝突,現世主義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等等。

帕慕克新作是「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中譯本由馬可孛羅出版),書中交織他對童年的追憶,以及對伊斯坦堡在羅馬帝國,拜占庭和鄂圖曼帝國時代的反映與想法。

帕慕克說:「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與伊斯坦堡牢不可分,是伊斯坦堡造就了今天的我。」帕慕克一九五二年誕生在伊斯坦堡一個富有的西式家庭。他英語流利,曾以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的身分在美國住了幾年。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