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厚生部會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WNEWS.COM-- 2007年3月11日21:22:37(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如果回顧一下歷史﹐那麼﹐對瑞典模式的態度可以有這麼三個階段。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7.03.04 01:56 pm


節氣過了立春及雨水,時序已逐漸進入春天,中醫師建議民眾不妨掌握春天是萬物生長發育季節的特點,透過精神、起居、飲食、運動及防病保健等調養,以收升發舒暢的春陽之氣,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企業具有壟斷地位,就具有利用公共資源賺來的錢發放福利的便利和衝動。制止壟斷福利,關鍵還是引入競爭,規制壟斷價格
據報載,重慶市最近醞釀出臺規定,叫停供電、供氣等壟斷企業員工享受多年的“免費午餐”。今後,其員工要和廣大市民一樣,花錢用電,掏錢買氣。

供電等壟斷企業提供的是公共產品,市民不用不行,對其價格也只能被動接受。任自己員工敞開來免費使用,實質上是把員工福利轉嫁到全體市民身上。不僅損害百姓利益,也間接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確應當儘快叫停。

不過,僅僅出臺叫停的法規是不是就真能制止壟斷企業轉嫁成本並進而損害百姓利益呢?

壟斷企業轉嫁的成本除了員工的“免費午餐”外,還有許多許多:增長速度遠高於社會平均水準的工資、超高比例的住房公積金、年終歲尾數額不菲的“紅包”……相形之下,叫停免費用電、用氣固然能起到“敲警鐘”的作用,但仍脫不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嫌。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制度約束,壟斷企業完全可以換一種更隱蔽的方式將獲取的超額壟斷利潤轉化成自己的福利——無非是多花點心思、費點周折。

“壟斷福利”歸根結底是行業壟斷的結果。只要企業具有壟斷地位,就具有利用公共資源賺來的錢發放福利的便利和衝動。因為這樣的企業“天生”沒有降低成本的動力和壓力——沒有競爭,不怕虧損,更不擔心破產。成本增加了,可以很方便地透過抬高價格進行轉移。今天出臺規定叫停免費用電,明天莫非還得再出規定叫停發補貼、發獎金?真正要做的還是徹底打破壟斷。企業有了競爭,自然會千方百計來壓低成本,到時候讓他給職工免費供電恐怕他也不幹。

簡單“叫停”還會造成一種假像。壟斷企業會說,看,我們的種種不正常福利都取消了,今後增加的成本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漲價。事實上,壟斷企業高福利之所以引起人們關注,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其不正常福利不符合公平原則,另一方面也在於其高福利引發的高成本損害了百姓利益。壟斷企業內部員工福利的降低並不必然帶來整個受眾福利的增加。即使在政策的干預下,取消了這樣那樣的不正常福利,甚至像某些電力企業宣稱的那樣降了一半的工資,但如果企業仍然堅持壟斷高價格且維持這種定價模式的話,百姓利益依然會受到損害。

從這個意義上講,出臺法規叫停壟斷福利只是第一步,大的方向仍然是引入競爭。即便是自然壟斷企業,也應加強價格規制。當壟斷行業企業員工拿著遠高於社會平均水準的收入卻不斷以提價方式擴張企業利潤時,政府固然要控制其收入,更重要的是約束其產品價格,透過硬約束給企業傳遞降低成本的壓力。

《人民日報》 ( 2007-03-05 第13版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曦】當香港的GDP日益高升,同時,貧富懸殊的差距也愈來愈大時,社會開始出現一個新名辭,叫「在職貧窮」。這個辭,在財政司長唐英年上周公布年度預算案後,又成為城中的熱門話題。
「在職貧窮」基本上是指社會上有工作的低收入人士,譬如,他們的收入沒能達到繳稅標準,或是只須繳交一千數百元的稅。由於他們是在職人士,因此很難申請到綜合援助金,也很難享受到部分申請綜援者的優惠,如免費醫療、教育津貼等。這群人,在財政預算案中,幾乎是分不到什麼牛肉的。減稅,沒有他們的份;多給一個月綜援金,也沒有他們的份。但據統計,香港「在職貧窮」約有31萬人,他們的利益,在政府的發展方向中,幾乎看不到。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政司長唐英年本周三將公布下年度財政預算案,由於本年度財政盈餘可能逾三百億元,政府減稅,已是勢在必行;政府不是只有減稅需做,更應善用資源,包括繼續嚴控政府開支,將新增資源投放在關鍵環節,即改善貧窮人士就業及教育,以及加快基建。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四日電】 2007.02.26 01:52 am


一分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的貧富差距已寫下新紀錄,而且極度貧窮的人口達到卅年來的新高。

「麥克萊契日報」分析最新的二○○五年人口普查資料發現,美國有將近一千六百萬人,活在「深度或嚴重貧窮」中。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二十二日專電)儘管歐洲聯盟已為它的人民創造令人稱羡的經濟與繁榮,但歐盟執委會發佈的一項最新年度研究報告顯示,歐盟仍有相當比例的民眾生活在貧窮的困境中。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勞工組織日前發表了「全球就業趨勢報告」,除了指出東亞國家包括日本,失業問題仍嚴峻外,還著重說明,在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化下,接受教育與基本生活服務的差距亦在拉大,而「在職貧民」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而這趨勢,台灣亦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主計處不久前公布就業報告稱去年失業率跌破百分之四時,幾乎沒有人能樂觀的說台灣地區的勞動就業情勢已有所改善。

其實,在民進黨執政的近幾年中,低收入戶數持續攀昇,低收入戶人數幾平均每年增加一萬人,顯示底層生活困難民眾增加的情形之外,也出現上述報告中提及的「在職貧窮」 (又稱「窮忙族」)問題。也就是說,部分勞工雖已不是官方統計內的失業者,然屬於低薪工作者,多半是不穩定就業、低薪的計時契約工、派遣工等等,即使努力工作也難維持最低生活。

上述勞工薪資報酬往往略高於基本工資或與之掛鉤,而民進黨主政期間不調整基本工資策略,更嚴重打擊其權益。他們的實際所得與名義上的平均薪資所得更日愈拉大差距,目前基本工資每月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約僅佔工業服務業○五年人均薪資四萬三千六百五十三元的三成六左右,且還呈年年下降之勢。也顯見當前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化過程中,包含民進黨政府對於勞工的不友善社會政策。

上述弱勢勞工家庭在經濟持續低迷幾年後恐多無積蓄,如今可支配所得更左支右絀、入不敷出。在生活重壓下,這些家庭成員正飽嘗窮困,生活的不安感自然也是如影隨形,不少的社會悲劇即緣自於此。

近五年台灣地區民眾憂鬱症及自殺率的節節高升,正是現代資本積累過程中,勞工在職貧窮問題的呈現。通過此代價,更可以看出民進黨政府因應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麼的不及格。

【2007/02/02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2007.01.29 
貧窮背後的圖像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網 (2007-01-26 07:27)   加大投入 改善醫保體系  今年1月,英國首相布萊爾視察倫敦一家新建的心臟病專科醫院時驕傲地宣布,英國醫療保健體系(簡稱NHS)防治疾病的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心臟病死亡率比1996年時降低了35%,癌症死亡率也大大降低,病人候診時間大為縮短。但英國老百姓仍然不滿:每年新增加的幾百億英鎊投資是否真的見效了?  英國的NHS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歐洲最大的公費醫療機構和世界最好的醫療服務體系之一。每個在英國有居住權的人都享有免費醫療的權利。然而布萊爾上台時,由於NHS體系設施陳舊、手術等候時間長達幾十個月,其一度被罵為歐洲最差的醫療體系。布萊爾承諾對NHS進行大手術,並在2000年提出了一個長達10年的投資與改革計劃,要把NHS建成世界最好的醫療保障體系之一。工黨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大財政投入,並引進競爭機制以提高效率。對NHS的財政投入以每年近7.4%的速度遞增,2007─2008年度,對NHS的投入將達1090多億英鎊,是1997年的3倍,約占GDP的9.4%,英國將從歐盟國家中的最低投入國家上升到最高投入國家。  兩級服務 基礎醫療為主  在英國,就業者與雇主按工資的一定比例交納國民保險稅,如普通中低收入(4615─30940英鎊/年)人群的國民保險稅占其收入的11%,同時雇主再為雇員付同樣的數額。實際上,NHS的資金只有11%來自國民保險稅,81%來源于國家財政預算,一小部分來自醫藥費,1%來自其他收入及慈善機構捐贈。  NHS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基礎醫療和醫院兩級服務制。英國居民首先在住地附近的小診所或社區醫院登記一個家庭醫生(GP),就像去派出所上戶口。只要不是急診,有病就由這名醫生負責。記者注冊的家庭診所,就是一所一般住宅的房子,有2─3名醫生、2─3名護士和2名前台工作人員,輪流值班。診所的電腦與社區和有關醫療部門聯網,沒有大型醫療設備,只備常用藥,類似于中國一些單位的醫務室。在大城市,居民步行20分鐘就可以到達一個診所。  病人憑醫生處方到NHS藥店“買藥”,只付處方費,每張處方約6英鎊,但牙科、眼科等專科醫療要收一定費用。據官方數字,2002年僅英格蘭就開出6.17億張處方,因此,NHS系統對藥價控制很嚴。包括家庭醫生、社區醫院以及老年疾病康複中心等在內的基礎醫療是NHS的主體,覆蓋全國,75%的NHS資金用于此。如果有大病或需要進一步檢查,由GP醫生替病人與醫院的專科醫生預約安排。病人一旦住院治療,則享受全額免費醫療。  時移勢易 問題日益突出  英國的NHS系統始建于1948年。40年代中期以前,看病要付昂貴的費用,雖然收入較低的工人可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費醫療服務,但其家人不享有這種福利,許多人因沒錢看不起病。當時執政的工黨決定由政府給全民健康“埋單”,正式建立起國民醫療保健制度,規定其宗旨為: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健康服務,不論年齡、性別、職業和種族。此舉是免費服務,等於把英國人的生老病死都管下來了,人們評價它體現出社會的整體進步與人道,深得民心,被譽為20世紀最了不起的社會成就之一。  當然,英國的NHS也一直在矛盾中發展:一方面,醫療網點的覆蓋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專科治療技術被引入;另一方面經費不足引起的各種問題越來越突出。由於其直接關係每個選民的切身利益,無論哪一政黨上台都不敢動搖它的原則,但也解決不了它的根本問題。(記者 施曉慧)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吊在起重機上毒打,六歲女童被虐死;母死父失蹤,小兄弟喝開水過兩天……。

關於青少年與兒童的悲劇新聞,幾乎無日無之。一類以「小雅、小慈事件」為代表,孤女貧病無依的情節,引發民眾同情。另一類可稱為「邱小妹事件」翻版,兒童受虐至重傷甚至死亡的地步,其中並夾雜醫療或社工體系疏失的問題。

如果說,出生於台灣這塊土地的孩子,在能夠身心健全地長大成為「國家主人翁」之前,竟出現了人數可觀的「窮孩子」和「受虐兒」兩種典型,甚至可能連維持生命的機會都被剝奪;這已不只是貧窮家庭本身無能或失職的問題,這是社會結構破損的徵兆。

孤女小雅貧苦獨居年餘的事件受到媒體披露,社會各界震驚同情,才剛開始踴躍捐輸愛心,緊接著就又發生「父親病逝,存款只剩一元」的小慈事件。小雅和小慈的故事是台灣貧窮家庭中的一種典型,原先應為家庭提供財務來源的父母親或失業或久病或離散,家庭支柱本已岌岌可危,一旦發生事故,就留下孤苦無依的兒童。小雅和小慈引發社會廣大同情,並立即因民間捐款和學校保護而受到若干照顧;但就在此一時刻的台灣各角落,不知還有多少類似的「小雅」和「小慈」,因無人聞問而在生死線上掙扎!

這種「窮孩子」的故事,在媒體報導的熱潮當頭,或許會引發一陣社會檢討;但事過境遷,很快又為人所遺忘,艱苦問題的源頭並未解決。早在三年多以前,李家同教授就曾向公眾呼籲注意台灣教育一項「史無前例的危機」,即社會上忽然出現了大批「窮孩子」,年紀小小就棄學。當時社會各界為「誰來可憐台灣的窮小孩」的問題,亦同表沉痛並熱烈檢討,且有不少大學生和民間團體因而參與了為偏遠地區兒童補習或「陪讀」的活動。如今,民間的善心或並未消減,但結構性的貧窮問題何曾改善?

起源於貧窮困頓,可能導致家庭結構不穩定,繼而衍生的後遺症各式各樣;貧病孤兒是其一,受虐兒童則是另外一種類型。在邱小妹事件發生之後,各界曾有「希望邱小妹是最後一個受害者」的反省,但繼之而來卻是接二連三同樣引發震驚的殘忍虐童事件,包括一名男童遭生母的同居男友全身刺青、燙傷、感染而死亡,以及最近的三歲男孩寄居於嬸婆家而遭球棒虐打致死。這些事件已非單一個案,因為其中發生的家長失業、罹病、患憂鬱症、暴力傾向、棄養兒童等情節,可說每一個社工人員都不陌生,也都可預見兒童首當其衝成為受害者的後果。台灣的社福網絡尚未健全到足以防堵這一類家庭問題的後果,社工人員幾乎都有力不從心、支援不足的悲嘆。同樣地,這不是一個僅靠一時愛心就能幫助解決的問題。

台灣近年來發生的社經結構變化,委實堪慮,各界都深知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存在,我們在社論中也已多次呼籲重視此一議題。當貧窮問題使為人父母者身心受創,便可能遺禍於兒童身上,為數眾多的「窮孩子」因不良的教養環境而未能站在公平的起跑點上;更有甚者,受虐兒童可能連活下去的機會都被剝奪。這是社會整體的失職,也是台灣全體的恥辱,而社會的救濟體系更不能只停留在「請善心人士多多幫助小雅、小慈」的階段。

除了各界都認知的必須投入更多資源於社會福利體系之外,最根源的問題仍然在於:台灣要如何解決這樣快速惡化的貧窮現象?從經濟景氣欠佳,到勞工失業問題;從稅賦制度不公平,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台灣各環節失靈的病症日漸發作出來,如今已使得兒童站在這些問題爆發點上,成了受害人。我們對得起下一代嗎?朝野當共同回答這個問題。

【2007/01/25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八日「里長:這種事也找我?」一文,看得身為里長太太的我,心中許多話不吐不快。

我先生是連任三屆的里長,我們全家都是社區的志工,不管是跑腿、辦活動或是環境整理,我們始終秉持「里民之事即為我事」的雞婆精神。

我非常不能認同該文所言:「里長已沒有多少功能」,我們社區是從傳統眷村轉型的大樓,鄰居大都是半生戎馬的退伍老兵,每天他們都會來社區活動中心聊天看報,或是量量血壓、找里長閒話家常,對於一些資訊或是弱勢族群的需要,里長也是積極告知和尋求社會救助,這些需要幫助的長輩會去上網嗎?如果沒有里長幫忙,辦一張殘障手冊或申請一張證明,長輩們要跑幾趟區公所你知道嗎?如果沒有熱心的里長太太和志工的關懷,生活上的瑣事和溫暖,上網找得到嗎?

該文提到的里長我相信只是少數,里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做不好,四年一任很快就被選票淘汰了,所以,請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2007/01/22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載,有貧戶升級不成,竟全家燒炭,幸好長子打電話求救,才未造成悲劇。我家原本是低收入戶,但去年底要重新申請低收入戶資格時,因市政府查到我父親有一塊土地,無法再申請低收入戶。我可以體會那種焦慮和無助感。

其實父母早就離婚了,因為母親已邁入中年,不易找工作,目前待業,母親、我和姐姐及三名失去父母的表妹六人完全依靠政府補助生活。父母離異後,沒什麼來往,就算土地是父親的,那也跟我們沒有關係!以往低收入戶資格都能申請到,不曉得為什麼這次會這樣?若沒有低收入補助,家裡就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我問承辦人員,她說內政部重新修法,對低收入戶的資格限制很嚴格。承辦人員還說因為當初我父母親是「協議離婚」,不是「判決離婚」,所以無法申請低收入戶,我們會知道自己將淪為低收入戶嗎?當初可憐的母親也不知道判決離婚和協議離婚,居然會差那麼多!

政府為什麼做得那麼差勁!不好好檢討為什麼現在低收入戶那麼多,經濟越來越不景氣,工作越來越難找,是誰的問題?不幫助貧困的人民,反而是重新修法把低收入戶的申請資格規定得更嚴格!若能有錢,誰會願意當低收入戶呢。

爸爸失業了…

就學貸款未核准

郭慧娟/研究生(台中市)

朋友的小孩去年考上私立大學,就讀兩個月後,學校卻通知學生,說她的父親九十四年所得超過一百二十萬元,因此申請的就學貸款未被核准,學校請她在一周內將註冊費繳清,否則就無法繼續就讀。

原來,這位朋友九十四年是有工作的,但是九十五年初公司惡性倒閉,不但頓失工作,還被公司拖欠薪水,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孩子全額貸款才有辦法就讀,如今無法繳款就面臨必須休學的窘狀。

四處奔走下,最後透過某立委協助,並多次和學校溝通,學校才將全案轉至生活輔導組,並以申請急難救助處理。前幾天,學校急難救助金三萬元下來了,但仍須補足不足的二萬多元,另外下學期學費也要繳了。校方告知下學期就學貸款也無法核准,且急難救助金一學年只能申請一次。朋友目前須籌款七萬多元,否則小孩仍得面臨被強迫休學的困境。

從這名家有困境學生的就學貸款過程,我看到了教育體系及承辦教育貸款各單位的顢頇和冷漠,每個單位都是互踢皮球,把所有問題推給別的單位,並且同樣擺出一副愛莫能助,我也沒有辦法的態樣,這樣的態度實在令人心寒。

在此發自內心的呼籲,相關人員多一份關懷,伸出正義的援手,你可能成就一個小孩,也可能救了一個家庭,不要再顢頇,也別再冷漠了。

【2007/01/19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拿大一名受虐小孩,日前上網向兒童保護機構求援,不料求救信誤寄到南半球的澳洲。但繞過大半個地球,看來茫無頭緒的訊息仍然奏效:許多組織通力合作,受虐的孩子等到救援的加拿大警方,生命因而改寫。

這樣的事情,在台灣只有苦情對照版。受虐童的母親求救數次,卻未能保住孩子一命。媒體原本聚焦於嬸婆的狠悍,打小孩以要脅保母費已是駭人聽聞,她的壯碩身材更增戲劇效果。近日,輿論把箭頭轉射疏忽的社工,批她冷血、鬼混。

但深知台灣社福人力與經費窘境的人都知道,一名社工承擔不了那麼沈重的指控,把責任都推給社工也不符合比例原則。

學者根據民國九十四年發生的各式家暴、性侵案件、及社工的處理能力推估,台灣需要處理家暴及性侵的專責社工約一千兩百名,但實際上,我們僅有三百廿五名社工。其間的鉅大落差,再熱情、能幹的社工也是無力招架。就算去年六月起,中央補助地方增聘三百多名社工,看來仍是杯水車薪。

過量的個案負荷、業務包山包海、流動率高而缺乏經驗累積,面對複雜的家庭暴力,誰能寄望一名約聘社工就能解決個案所牽動的整個家族經年累月的難題?整個制度設計又給了社工怎樣的後盾與支援?在人少案多的情況下,以電訪代替家訪,先查危急個案,都是常見的權宜,不合專業也是無可奈何。但只要一個判斷失準,許多邊緣求救呼聲就會被吞滅。

不論是公部門的施政不力,或資源分配的失衡,這些上層的問題,最後卻要由公務體系中最底層的約聘社工來承擔,這好比要小螺絲釘支撐起整部坦克的重量,是不成比例,也是不合理的。社會大眾在指責社工冷血之外,其實更應向這整個失衡體系的高層設計者去追討公道。

請政府施政回歸基本面,給人民好的生活,減低家暴源頭誘因;再給社工員合理的工作環境,給予合理的社工人員配置,別再讓超量工作的社工成為社會悲劇的眾矢之的。

【2007/01/19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來不及長大的生命無辜地消逝,施暴者是嬸婆,社工被稱為「幫兇」?而日昨桃園還發生全家以死來爭取「福利」,幸好沒有造成不幸,否則一個執行社會福利的社會局,可能會被稱為「殺手」!

近年來兒少保護案件激增,去年一年全台有一萬二千件,且仍有十餘孩童受虐死亡。低收入戶人口全台也增加到九萬戶有二十二萬人之多,八年來翻了兩番!儘管各地方政府社會局都擁有一批社工員以及成立家暴中心,中央也統一了「一一三」二十四小時救援專線,釋出「大溫暖」利多;但民眾所看到的,似乎公部門只會在不幸事件發生後,對受害者進行輔導、救助、安置與預防「二度傷害」等事情?

雖然每個案件都有其特殊性,但分析虐童案件的施暴者,除了親生父母之外,主要為繼父母、父母同居人以及保母。公部門若能累積此經驗建立「高風險資料庫」透過社工訪視發掘潛在危機,並判斷介入的時機與服務輸送的內容,即可發揮部份預防效果。

然保護網不論多嚴密,並不能保證能終止「意外」!一旦不幸事件發生,社工仍需被檢討,主責部門也應扛起責任;但民眾實不需要窮追猛打,讓社工為千夫所指,這種壓力會讓有心從事社會關懷的年輕人卻步,社工素質如何提升?

如果我們從更上位的角度來看兒虐事件,不論是成為親生父母的出氣筒,或是因為媽媽不得已再婚或同居,或是將小孩受託給不良保母,是不是都和家庭破碎、親職功能不彰、生活貧困或失業有關呢?遑論日益增加的「新貧階級」,更是經濟環境惡化的直接受害者!

社會福利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平衡器,不能過於討好與矯情,而需要從結構著手來建構永續的安全網。尤其社工員被期待作為現代家庭的守護者,卻無法替代家庭的功能;在許多時刻家庭危機的解除,鄰里親朋的關懷或通報,效果勝過社工員的接觸;而困境家庭若能努力向上,社會福利才能發揮脫貧效果。政府若有能力,大家都希望放寬門檻並增加福利內容;可是若沒有振興經濟解決結構上的問題,結果是挖了東牆不一定補得了西牆!

處於家庭功能式微的變遷社會中,一位社工員或許才剛從大學畢業,在面對日益複雜的家庭危機時,常常躊躇在介入的程度,或面臨分散一個家庭與否的矛盾。這一切似乎都不是課本與法律所能提供的答案,往往只有看事情後續發展,才知道當時作為的「對」與「錯」!當然,社工員素質會良莠不齊,政府資源也有限,但絕不可怠惰,因為家庭危機不是悄悄形成就是一觸即發。

最後,懇請社會給予默默耕耘的社工員基本的關懷。也提醒大家,當社會承平之際,社工員的努力是很難被察覺的,一旦有事發生,他們卻要承擔最大的責任,所做的一切也都會被一一質疑;從近日蘇院長的談話,相信他最能感受到社工員的心境!

【2007/01/18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有智/台北報導

 

法院昨天初審通過「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未來無一定雇主女性勞工生育給付將由一個月增加為三個月,預計將有一百二十六萬女性勞工受惠。

此外,立法院也修法放寬擴大勞保強制加保範圍,為考量勞動年齡往後遞延的趨勢,強制加保年齡由六十歲提高到六十五歲,加強老年勞工保障。

勞工強制加保提高到65歲

新法也擴大四人以下的事業單位勞工納入強制加保對象,勞委會估計,目前四人以下的事業單位約有三萬多個,總共六萬多名勞工將因此受惠,納入勞保保障,可享有職災給付或生病、傷殘等普通事故給付。

據了解,四人以下事業單位勞工因為無法強制納保,過去往往透過職業工會加保,甚至沒有加保,但和產業勞工的保障比起來明顯不足,不過,此舉也衝擊影響職業工會會員數,代表職業工會系統的立委則揚言要翻案。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天通過修改勞保條例,明定勞保生育給付由一個月增加為三個月,由於一般有固定雇主的女工可依勞基法請產假八周(約二個月),二個月產假期間雇主必須支付薪資,因此,受僱勞工的生育給付並沒有改變,只是雇主負擔改由勞保支應,雇主只需補足實際薪資與投保薪資的差額。

若本會期三讀最快下月實施

但無固定雇主女工未來即可受惠,多領兩個月的生育給付,根據勞委會統計,無一定僱主勞工目前約二二四萬人,其中一二六萬人為女性。如果立院本會期完成三讀,最快二月生效實施。

支持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盧天麟說,現行條文雖然女性勞工兩個月產假期間,雇主需給付薪資,但往往造成許多婦女因此遭到惡性解雇,形成「孕婦歧視條款」。未來修法後,除了無固定雇主女工可受惠,因為調整雇主負擔,其他女工也可免除歧視就業,提高女性勞工參與率。

舉例而言,如果受僱勞工現行薪資五萬元,投保薪資四萬二千元,原本生產時可以領到二個月薪水十萬元及四萬二千元,共計十四萬元二千元,未來修法後,勞工可以領到三個月的投保薪資四萬二千元,總計十二萬六千元,與原來差額一萬六千元則由雇主補足,對勞工請領給付並未影響。

如果是無一定雇主勞工,每月投保二萬元,過去生育時只能領二萬元,未來則可以領六萬元。

生育給付調增 羊毛出在羊身上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入籍延宕失福利 6000人告政府
年老、殘障難民移民集體興訟 還盼新國會出手干預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2.08  中國時報
陳志卿/新竹市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