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0  中國時報 
吳挺鋒

 

    在螢光圍城隔日所舉辦的向陽集會裡,辜寬敏說了句關鍵的話:「台灣沒亂,亂的是台北」。旁人或許會訕笑辜寬敏只是對內進行阿Q式精神治療,但對於當天風塵僕僕北上的支持者而言,這卻可能是極為真實感受。相信這個「事實」的人甚至認為,縱有百萬台北人圍困了府邸,但換個角度看,首都何嘗不也是被全島「寧靜包圍」?

    正是有這樣的自信與認知,若干挺扁人士會不時向紅衣倒扁陣營嗆聲「有種就來中南部」。或許扁個人也做如是想,故選擇在「九九運動」當天南下尋求支持者奧援,之後更透過陳唐山向群眾做出絕不下台的承諾,而台南縣長更索性籲扁起身南巡,清空總統府,設立南部臨時辦公室。

    果若如此,則以施明德為領導象徵的反貪倒扁運動定將遭遇極大的瓶頸。除了捐款來源遍及四面八方之外,這場運動恐怕還得透過其他方式印證、凸顯「全台」反貪倒扁確實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浪潮,否則就算是「天下圍攻」也無改它的「台北宿命」。

 

    這個擺在眼前的地理僵局當然有其物質基礎。從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後,南北發展脫鉤的態勢益發明顯,「本土化」與「國際化」猶如南腔北調。這兩個概念不但指涉了國家資源與流動機會的分配如何地極化,更意味了台灣作為一個整體的碎裂。相較於「國際化」所代表的錦上添花與脫韁野馬意象,所謂「本土化」其實是一種防衛性的姿態,旨在抒發一種能夠維持生存的起碼公平。

    當然,這個希望免於續做脫節車廂的「本土化」訊號不等同於「台灣人」或「本土政權」。但事實上證明,將這種分配不正義與經濟沈淪的危機挪用成認同政治的操弄語言並非不可能,例如法國的民族陣線便曾因此而大獲漁利。同樣地,身為職業政客的游錫堃儘管明知說瞎話,也寧可在刀鋒上行走。

    反貪倒扁運動所面臨的高難度挑戰由此可見。施明德將綠營支持者說成「無靈魂道具」,不但刺痛了許多被長期邊緣化的人們,並失去自己所信守的和平非暴力的傾聽能力。甚者,當紅衣倒扁人士沈醉於「和平理性」與「中產階級」風格之時,也忘卻了這些被再三頌揚的「美德」正是對方所曾感受過的切身歧視。

    假如反貪倒扁運動真是一場持久戰,那麼便應該有「出城」的準備。這個「出城」不需要創意,而是認知層次的提升,將反貪倒扁訴求精準地安置在公共政策徹底失敗(失業、農村破產、私有化、教育投資的個人化、現金卡殺人與社會安全制度微薄化)的靶心,其結果不止台灣蒙禍,甚至中南部尤烈。

    唯有如此,政治雪球才會愈滾愈大,凱道才會全台都有,一場如實的(新)公民運動才可能對權利產生新的界定與爭取,並前瞻台灣的團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