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討論,為社會科學重要之研究要點,主要包含本體論(ontological)、認識論/知識論(epistemology)與方法論(methodological)。「本體論」關心人類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各種行為與現象,是否存有著一種真實、永恆不更的本質?若有,這些永恆不變的本質是甚麼?「知識論」又被稱為「認識論」,關心的是研究者要取用哪種立場與態度進行研究,與被探究的社會現象產生互動的關係,才能了解現象的真實本質?「方法論」主要探究應透過何種方法與策略,才能被發現或被驗證。
 

        各種不同典範,對於這些基本命題有不同思辯,知識論又與研究者或是思哲者的世界觀想像有關,如果尼采、德希達或是笛卡爾若有機會敷面膜,那我們對於世界觀的辯證會有甚麼樣的轉變呢?這樣的構思是從張小虹(2005)《膚淺》一書而來。

        「面膜」的英文為”mask”,同時也意涵著「面具」,借用這樣的概念來作為顛覆基模。「面具」相對於面具底下的臉,型構了西方哲學認識論的基礎,面具是偽裝/臉是真實,面具是假面/臉是肉身、面具是欺騙/臉是忠實,撥去了遮蔽掩蓋的面具之後,終於見得面具下的臉(張小虹,200522)。

        解構主義出現之後,將硬的面具化為軟的面紗,面紗下女人的臉龐成了最終「非真理的真理」(the untruth of truth),認識論的演繹與補充,無法確定起點與終點無法確定真實與意義(ibid),但是仍是在固體型態上打轉。如果這些思辯與確構知識論的哲人,有機會敷「面膜」,能否跳躍固體、肉眼能見的世界觀呢?若你/妳有敷過面膜,接下來可以同想像。

        就我所知的面膜,或是我敷過的面膜有三種。其一為「清洗式面膜」,像是冰河泥、酒粕面膜、蘆薈膠等;還有「撥離式面膜」,黑面膜、妙鼻貼等;第三,算是近年來台灣火紅舖貨的「片式面模」,像是美麗日記、Q10、美白、奈米面膜等,張小虹以第三種面膜進一步提出不同於「固態移動」的想像。

        這種面膜的剪裁與面具相似,更能貼切之前所說的”mask”一語雙關。這種面膜跳脫固態,同時也介於液態與固態之間,最終某些部分換化成為臉的一部分,翻轉過去二元對立的概念,實在可愛有趣。

        片式面膜,上頭最珍貴就屬於精華液,精華液依附於面膜上,像是面具般穿帶於臉上,可是又與面具不同,因為敷面膜者大多希望面膜的成分變成自己的臉,「濕」作為仲介者,「乾」的面具可以取下,「濕」的面膜無法完全取下,因為部分已經成為了臉,形成你濃我濃,不同面具/臉龐的二元對立,以「區隔」或是「排除」作為認識論利基。

        面膜看似簡單,其實隱藏著推翻與質疑「結構主義」、「身心二元」、「崇尚心靈,貶低肉體」的絕對二分之潛力,與後現代主義呼應軌移。

        是啊,你/妳敷過面膜嗎?若有這樣的體驗,或許可以開出另一取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