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泰/新竹教育大學助理教授(屏東市)

近年來,民眾對於「政府」的功能似乎產生信心的危機,愈來愈多的人民懷疑:政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何以都無助於生活品質的提昇?主要原因還是在公共服務的的本質已經面臨了重大的危機,而政府卻失去了感知的能力。

從七月一日起,政府大幅提高交通罰款,另一方面,治水預算也趕在立院臨時會最後一天通過;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其實正代表公共政策背後的根本問題。

首先,大幅提高交通罰則,說明了政府的管制能力還是停留在「棍子侍候」的政策手段,而不思如何從最根本的「蘿蔔」培育起。

再者,治水預算的確可以感知政府對人民深受水患之苦的用心;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政府終將不斷地投入更多納稅人的血汗錢,用治水的思惟築高堤坊的高度,而無法思索如何用與水共處的方式,來營造台灣這個海洋國家。因為,政府如不改變根本的水患地區之產業結構(養殖業)和工程立委等政治經濟問題,治水預算可預期將逐年編列,也將使政府的收入無情地投入水中,或許能看到短期的政治利益,但卻看不見政策結果。

公共政策在這些年來,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從過去國家所有和國家供給的公共服務,轉換成私有化和私人提供服務,並由政府管制來進行補強,而被稱為「管制型國家」。或是被認為市場機制中「看不見的手」,被「看得見的手」之管制者所補救。

換言之,從過去著重由政府直接供給財貨和服務的型式,已轉化成管制私人市場(公用事業民營化和公司化)來促成經濟和社會福祉。但是油價不斷地漲價,造成人民怨聲四起,再加上大學學費和民生相關費用都開始波動,我們要問當政府將很多原有職能外包後,人民得到了什麼利益?

【2006/07/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