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3  中國時報
顧家銘
七一五聲明之後很多討論集中在「道德」與「法制」的爭辯,但可能學者談道德會令人質疑太自命清高,而政治工作者以法制辯護又似乎顯出民進黨自我要求太低,筆者認為,或許大家可以用「價值」做為檢視的焦點。

    從黨外到民進黨,一直扛著三面大旗:一、本土主義反抗外來政權;二、自由主義與人民主權;三、清廉與社會正義。民進黨的正當性來源不是道德,也不是法制,是進步價值的召喚。從美麗島走到新政權,若沒有這三面大旗,青年學生不會呼應,台灣人民的意志不會匯集。

    「價值」不是倫理學上的學術言辭,而是血淋淋的意識與政治的鬥爭。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年代,國民黨已讓台灣人民吃飽穿足,為什麼我們還要求老賊下台、解散國民大會?不道德不合法嗎?不是,是因為我們擁抱了一個更進步的價值,想建立更理想的社會。為什麼校園要自治、教官要退出?是教官私德特別不好、對校園沒貢獻、教學不合法規嗎?不是,是他們與一個自由開放的教育環境價值牴觸。一九九二年國會改選後國民黨還是過半,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推個半天還是選出個國民黨主席,結果沒變、還是國民黨獨大,但這就是我們要的過程,為什麼?民主價值。

 

    既然這樣,就讓我們「拾回初衷」,但不要「用聖人道德標準」,從價值的實踐力,來看民進黨。

    首先,是「本土政權」的鞏固者嗎?沒有。實現全民普選後就沒有外來政權了,何來本土政權需要被鞏固?反而我們必須從民進黨的行動綱領來檢視,外交有突破嗎?美台關係有更進步嗎?重返聯合國了嗎?兩岸關係有更和緩嗎?這些都是民進黨白紙黑字寫在黨綱、放在網路上的。執政六年無法實現,國民黨當然也有責任,統派媒體有算一份,但,結果就是沒有。

    其次,自由主義與人民主權。民進黨在野的十四年間幾乎完成了台灣第一階段的民主改革(黨禁、報禁、改選、直選…)並在二○○○年政黨輪替時達到高峰;二○○○年後至今的六年執政期間,民進黨政府除了面臨朝小野大的困境,還有不向國會負責的總統,與須向國會負責但頻頻被總統更換的行政院長。面對六年來的憲政僵局,可以任命在野人士擔任閣揆,但就是不黨對黨談判;可以大家輪流當院長,但人事權就是握在手上,要喬事情,還是請到府裡來。

    民進黨接下的憲政體制並不是一個完善而權責相符的制度,許多僵局不是源自總統,立法院和在野黨的態度也有份,憲政運作的難題的確沒被解決。但是,這現況為權力集中開了一道「巧門」,總統的權力實際上是極大化了,總不能施行權力時高高興與理所當然,碰到質疑時又推給憲政制度,這樣的說詞很難讓人信服。

    再來,清廉與社會正義。就法律上,我們可以說陳哲男污的錢跟總統無關,台開的內線只有趙家知道,陳家都被矇在鼓裡,珠寶是跟親戚借的,SOGO禮券沒有「直接」送到府內,報帳是援引前朝慣例……,但這樣就夠了嗎?如果我們對政治的要求只以司法為界,教科書裡就乾脆刪除政治道德、政治責任這些詞彙吧,以前開除停權的那些賄選案都要平反,更要還羅宗勝一個公道。

    至於在金控整併期間皇室跟財團的良好互動關係,最經典的莫過那幕王子與大少的熱情擁抱了。有犯法嗎?沒有;道德有瑕玼嗎?也不見得。但至少,小老百姓都看在眼裡了,以後什麼保護弱勢追求公平正義的這支旗子就收起來了吧,給人民看清楚民進黨的全新價值觀。

    價值,問題的核心在價值,在民進黨的領導人要給台灣人民看的是什麼價值。

    筆者無意抹煞過去六年民進黨在許多地方曾表現的優秀政績,陳總統下台也罷、拖到卸任也罷,影響的不過就是這不到兩年的政局。但重點是知識份子在看,市井小民在看,青年學生也在看,看民進黨用什麼手段、什麼說辭在「鞏固政權」!

    十餘年來伴著這支黨旗走過青春,我想有許多同仁和我一樣,就算要陪著民進黨再次面臨選舉挫敗、或再次在野二十年都沒關係。但是,請用價值說服我。(作者曾任民進黨族群事務部副主任,現為國會助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