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彭士芬台北報導】國科會昨天發表一項「本土及新移民家庭的幼兒與母親互動特性比較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新移民所生的孩童和台灣小孩雖然沒有明顯不同,但新移民子女和母親互動明顯不足,值得相關單位重視。

研究案委託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進行,為期2年,研究嘉義地區的本地、大陸籍、東南亞籍家庭的母嬰互動,受測者進入設計好的實驗情境中,讓施測者觀察媽媽與1到3歲的寶寶互動情況。

研究者引用2003台北市教育局研究結果表示,新移民第二代子女在台灣學習過程中,有33%學業適應不良與20%生活適應不良的狀況。而該結果發現,在社會行為方面,尤其是母子關係互動,外籍與本地配偶,在與子女互動上有顯著差異。

親子互動實驗 學者打分數

黃世琤說,主要差異在母子互動的時候,嬰幼兒因應母親要求的服從及不服從行為上面有所不同。在不服從行為上,本地嬰幼兒反應比較多,這反映出來本地小孩自主性比較強。而外籍配偶的親子互動分數較低的原因,有相當大部份的因素是因為外配母親在實驗過程中,較少對孩子提出要求,也就是母親沒有主動反映,造成孩子無從回應,所以沒有互動。

黃世琤認為,東南亞或大陸籍母親所生的小孩,他們和母親在互動反應上,跟台灣小孩有明顯不同,建議他們母子關係要更加密切結合。她強調:「東南亞與大陸配偶子女與母親間互動的服從反應低於本地嬰幼兒的情形值得關切,建議及早協助『提高東南亞與大陸母親的教養效能』,並持續追蹤新移民女性所生的嬰幼兒社會發展的能力。」

語言隔閡疑慮 現場質疑多

研究提供的資料相當有限,在場許多人對於樣本之間的個別差異、混淆變項,與資料編碼問題紛紛提出質疑,但是研究者並沒有提出進一步的資料。國科會副主委楊弘敦則肯定在冰冷的科學中,加入人文關懷的成分。

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表示,有許多因素需要被懷疑,例如語言的隔閡,再者,家庭中父親也扮演了重要的教養角色,外配媽媽的教養功能應該放在家庭結構中探討。

教養文化差異 不宜過度推論

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講師蔡曉玲,目前擔任南洋姐妹會理事,就她長期觀察南部的外配與本地母子關係經驗,她說東南亞社會對家庭教養的文化背景與台灣是有相當大的落差的,比起台灣社會相當重視「媽媽」扮演的「教養」功能上,外籍配偶可能不是這樣想。例如柬埔寨是母系家庭,母親通會鼓勵子女獨立,不會過度依附;越南則重視父親在子女教養上的參與,所以就她在美濃的觀察,美濃許多越南外配會要求爸爸參與孩子的教養,不是像本地母親會要求自己去擔任大部分的嬰幼兒依附對象,所以做比較研究的時候,不應該只以台灣社會的觀點去看東南亞社會的家庭觀,做出過度推論。 
【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