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允】

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日舉辦一連串「亞太藝術節」,不論是木卡姆、南韓雅樂、泰國面具舞、越南水傀儡等的演出,均豐富了國人藝術視野,各民族特有音樂風貌尤讓人擊節讚賞。

民族音樂的保存與發揚,是一件重大工程,也是亟待正確認識的工作。早年人類交通不便,科學工具也不發達,民族音樂的錄音品質雖有瑕疵,但由於環境干擾因素低,人為破壞與影響少,其純度反而高。然即使掌握其原質純度,但如何研判、解讀,仍充滿未知數。過去多僅依賴採集人的藝術敏銳度、美學觀及藝術視野歸納研究,科學辯證較少;而到了現代,科學工具增多,交叉資料也多,甚至可能推翻前人結論。

舉例來說,過去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山區採集到的一首民族樂曲,最後發現是英國大兵滯留期間流傳的一首流行歌曲,輾轉演變,成為跡近民謠旋律,而被記載下來。類似的情形在許多被殖民國家也可能出現,殖民時間愈長,「演化」可能愈高,也就造成民族音樂採集與研判上的陷阱。

民族音樂研究與保存,需要飽學之士,隨著科學愈進步,相關領域配套研究也非常重要。在日前的「木卡姆音樂研討會」上,我就提出,民族音樂無法被切割、片段化,其研究的時間軸度要拉長至歷史長度,空間面向則要以全球視角思考,木卡姆研究如果不加入歷史、地理,太可惜,也無法完整呈現全貌。

另一個民族音樂研究常犯毛病則是本位主義。以五聲音階來說,普遍見於中國民族音樂,但這並不表示五聲音階為東方民族獨有,事實上,非洲、蘇格蘭、印地安民族也有五聲音階。

五聲音階是人類共通的音域習慣。中國古代以宮、商、角、徵、羽區分;但一樣是五聲音階,用弦,或用管,定音不同,音高不同,形成的音樂色彩就不太一樣。歐洲音樂從最早希臘時期開始,發展至巴洛克時代,形成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人為手段,限制自然泛音,形成共性,這個共性被音樂家普遍接受,巴哈採用十二平均律寫出了如此多的曠世名作,留給人類豐沛資產。某方面來說,巴哈也是前衛的,因為他採用的是當時改革成功的十二平均律,「巴洛克」的原義本就是變形的、怪誕的、前衛的,十二平均律如今成為準則,巴哈功不可沒。

了解民族音樂保存與辨識難度後,我們可進一步討論民族音樂的發揚與發展。王洛賓、馬友友是最可討論的例子,兩人都把相對弱勢的民族音樂帶入主流社會,但是取材、啟發過程卻可更多值得吾人深思之處。

【2006/08/31 民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