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可說是超越時代的醫學奇才,透過屍體的觀察解剖,他解釋了許多病理機轉;宋慈的
《洗冤錄》貢獻了之後中國醫學的骨傷科和急救應用,雖然他死後備極哀榮,也傳承到元
代的王與(1260~1346),寫成《無冤錄》。然而畢竟不是中國醫學的主流,絕大部分的
中國醫生...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就臨床的醫療而言,在宋代就有很詳細的分科,比唐代多了一倍,包括眼科、產科、針灸
科、瘍腫兼折傷科等共九種,到元代已有十三科,其中兒科體系也在此時形成。但最大成
就,流芳後世的應該是法醫宋慈(1186~1249)和他的《洗冤集錄》。中國是歷史上最先
有法醫制度的民族,從秦墓中挖出的秦簡已載有他殺、外傷流產、痲瘋等案例和法學檢驗
,唐代的唐律就明載法醫的責任,如果驗傷或驗屍有差錯,還會遭處罰;宋代的刑罰更為
嚴峻,法醫的知識也迅速擴展。宋慈在31歲時中進士,三次主持刑獄,曾在8個月內調查
兩百多個冤案,可說是宋代包青天之外另一個宋青天。不過宋慈辦案和包公不一樣,他的
角色是結合當時的「忤作」也就是現代的「法醫」,藉著各種診斷來判定死者致死原因而
加以平反。宋慈在1247年出版的《洗冤集錄》比較完整的版本包括五卷,涵蓋驗屍方法、
死因判斷,更寶貴的是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與急救上,提供許多實用的經驗。其中詳
述了凍死、餓死、上吊死亡等各種屍體的特徵,還分縊死和被人勒死有何不同,生前溺水
和死後推屍入水、被火燒死與死後焚屍的差別,各種中毒的表徵甚至解毒方法;要比西洋
在1602年第一本法醫專業書早了300多年,之後被譯成七國文字,普遍為醫學界所引用。
                                                                               
宋慈可說是超越時代的醫學奇才,透過屍體的觀察解剖,他解釋了許多病理機轉;宋慈的
《洗冤錄》貢獻了之後中國醫學的骨傷科和急救應用,雖然他死後備極哀榮,也傳承到元
代的王與(1260~1346),寫成《無冤錄》。然而畢竟不是中國醫學的主流,絕大部分的
中國醫生都在金元四大門派下以陰陽五行來臨證他們的藥方或針灸,沒有人想到用屍體的
解剖來印證。當維薩流斯的解剖革命在歐洲引起震撼,也曾在80年後(明天啟元年,1621
年),藉耶穌會傳教士鄧玉函傳至中國,鄧玉函的《人身說概》可能摘譯自維薩流斯的《
人體解剖》;這些管道在清雍正禁教後又中斷。可是隨後在嘉慶道光年間出現了一位偉大
的醫學革命思想家,可以比美西方的維薩流斯,那就是王清任(王勳臣)(1768~1831)
。他高聲急呼「著書不明臟腑,豈不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人夜行」。於是他
在公墓偷取死嬰的屍體,觀察被開膛剖腹的死刑犯,做人體詳細的器官描繪,發現中國對
人體器官的認識是大錯特錯的,因而寫成一本《醫林改錯》。王清任的醫學革命並沒有成
功,他被主流的醫生批評為「骸骨堆中學醫」,而嗤之以鼻;這些主流的中國醫生並不知
道現代醫學就是在骸骨堆建立起來的,而他們還一直堅持肝在肚子裡的左邊,肺在右邊。
                                                                               
中國的病理解剖一直要到1913年才透過法律的正式許可,也才納入醫學教育,比西方立法
足足慢了四百年。解剖屍體並非用來懲罰犯人、或只用來瞭解死因解冤,它除了讓醫學更
清楚人體器官位置功能之外,也讓習醫解剖的人從接觸身體去體會生命的奧秘,藉著捐軀
的人慷慨之心傳遞生命珍貴的訊息。在現今醫學院的解剖教育更強化這崇高的理念,除了
讓醫學生在尊重屍體中做最好的學習之外,也教他們感念「大體老師」,視為生命教育中
最重要的一課,無論將來學習解剖的軟硬體多進步,包括對人體器官功能一覽無遺的數位
學習,我個人認為,文藝復興以來的人體解剖教育是絕不能荒廢的。
                                                                               
結語
                                                                               
醫學教育有別於其他專業教育是因為醫療的對象是人、是有靈性的生命,要有什麼樣的醫
療或醫生,就要有什麼樣的醫學教育,所以在醫學史上醫學要更上層樓,醫學教改是個指
標。西方文藝復興是醫學起飛的一個關鍵,它的內涵包括醫學教育在獨立的大學裡進行,
不受教會控制;學術自由能挑戰傳統的謬誤,更重要的是從人體解剖推展真正的生命教育
,唯有如此,才逐漸出現真正的人性化醫療,也是醫學在文藝復興的一個真諦。中國的醫
學並沒有經過類似文藝復興的洗禮,醫學教育不僅無法擺脫封建和學術的威權,即使有微
小的聲音像王清任認為古來的中國醫學必須用解剖的實證來「改錯」,最後還是被「陰陽
五行」的主流所埋沒了。在現代醫學已普遍化的今天,不僅傳統的中國醫學要來一次現代
的醫學文藝復興,即使進行中的台灣醫學教育,也要思考如何在生命教育、全人關懷的基
礎上更上層樓!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24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