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6  中國時報
劉金源

 教育部於日前公布九六學年度各大學新增系所,其所新增或調整幅度之大,為歷年罕見,其中以學院不分系及學位學程,自去年十餘個暴增為六十多個,最引人注目。此舉乃是活絡學生學習管道的重要突破,對於我國高等教育勢必產生深遠的影響。面對越來越多元、領域越交織的社會,此一發展顯然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目前我國大學招生,主要還是以學系為單位。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主要的學習資源與活動、所接觸的師長,都僅圍繞在一個學系,學習環境十分狹隘,而教師也大都只關心學系的發展,以致學生僅認同學系,且教師也對學院與大學的整體教育目標,鮮少關心,因此,不論學校教育目標如何訂定,在沒有院系課程的配合之下,自然難以達成。這種情況在學院不分系以及採用學位學程招生後,若實施得當,將大有改善。

    學院不分系可藉由學院師資整合,強化專業基礎教育,並打破教師的學系/所藩籬,而學位學程更可橫跨各學院而建構跨院學群而打破學院藩籬。如此不僅大大的提升學生的接觸層面,學校也可以藉由跨院系整合,達成大學的整體教育目標。

 

    當然,不論學院不分系或學位學程的實踐成效,仍然要透過良好的課程規畫與教學,方可達成目標。大體而言,目前所有學校都將大學課程分成通識課程與專門課程,前者約占畢業總學分數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然而,長久以來,由於我國大學通識教育定位不清、理念不明,大多數學校都將通識教育視為專門教育以外的補充教育,兩者互不相干。在缺乏主體性的情況下,開設出「寵物保健」、「汽車養護」、「禪修與靜坐」等技藝性、遊藝性科目。久而久之,在欠缺學術承載度、評分寬鬆的情況下,遂衍生出通識學分乃是「營養學分」的錯誤觀念,在大學教育中聊備一格,此乃現今通識教育最大的危機。

    事實上,通識教育乃是大學基礎與核心教育,且是實踐整體大學教育目標的重要部份,其與專門教育實為不可分割。理想上,學生進入大學後,在大學的先期(例如,大一、二)應該著重於建構良好的基礎學術能力及人文與科學的核心素養;前者包括國語文能力、外國語文能力、電腦資訊能力、運動與健康、國際經驗、道德觀與價值觀等等,而後者涵蓋基礎人文與科學、跨領域之博雅涵養科目,此乃為通識教育。

    學生可藉由通識教育的學習過程發展出對專門領域的性向,進而在大學中期與後期建構學術專業。以此觀之,通識教育乃在厚植專門教育的基石,若能辦理成功,不僅與專門教育不相互牴觸,而且對於專門教育的發展將會有十分的幫助。因此,各校在辦理學院不分系或學位學程之課程規畫時,應重新審視通識教育的定位,並將通識課程融入整體課程規畫當中,並建立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通識課程教學,提升通識教學品質。

    總的來說,學院不分系或學位學程的實施,不僅提供大學通識教育定位的檢視機會,也是提升大學教育品質的關鍵時刻,各校宜審慎思考並精心策畫,把握此一大學教育改革的契機。

    (作者為中山大學海下技術研究所/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秘書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