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7  中國時報 
葉國豪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一個國家對內布滿資訊監控和言論箝制,而同時,它卻又能主辦全球最大型的電信業界展覽活動?這難道不是很矛盾嗎?然而事實卻正在發生。「世界電信展」自一九七一年首次在瑞士日內瓦開辦以來,第一次將舉辦地點轉到世界其他地方,而他們選擇中國,目前正在香港舉行。

    「世界電信展」在中國召開,至少可以讓我們思考影響當代中國發展的幾個意義

    第一、跨國企業以商業利益作自我審查。我們毫不意外,在後極權政府面前,跨國公司所代表的龐大商業利益,總是第一個低頭哈腰的。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不待美國與歐洲國家對北京政府的譴責解禁,商業利益早就按捺不住悄悄前進中國。現在的情況並沒有改變,甚至更糟。

 

    國際知名的跨國電信與網路公司,如雅虎、微軟等,為了商業利益主動洩漏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給中國互聯網的主管部門信息產業部,而該單位則配合公安與黨政機構進一步從事監控網路言論、迫害網路作家的工作。每一個企圖進入廣大中國市場生產、行銷與販售的跨國企業,都必須與中國政府低頭妥協。

    第二、資訊社會的到來與中國民主化的前景。以電信、網路所創造的資訊社會,確實改造了當代中國經濟、文化甚至政治的地景。根據統計,中國目前擁有固定式與移動式的電信設備用戶已經超過七億,而網路的使用戶則超過一億,並且正以相當快速的成長率向上攀升。

    許多觀察家開始期待資訊社會將會動搖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基礎,並且為中國的民主化帶來可能的春天。然而事實似乎並不如此樂觀。因為資訊技術既可能成為社會運動與反抗的有效動員機制,也可能成為北京鞏固統治的新工具;資訊媒體既成為新的民間不滿情緒的洩壓閥,也是迫害政治不同意見者的斷頭台。

    第三、政治中國與經濟中國持續拉扯的張力。經濟上的中國隨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持續地開放,「世界電信展」在中國的召開正是經濟全球化力量對於改變中國的一個例證。然而政治中國的改革議程卻在九十年代以來持續受到拖延。電影、出版、新聞等傳播類型,現今持續受到嚴密的審查與管制,在中國的網站上,任何敏感與政治相關的辭彙都被封,言論自由落後台灣三十年;同時民間社會卻又似乎存在蓬勃的生命力,總是能在政府管制的空隙中,尋找各種發聲的渠道與可能。

    於是政治與經濟、政府與民間就這樣持續存在著緊張壓力,胡錦濤政府主張建構「和諧社會」不正是因為現今中國社會充滿不信任與失衡斷裂?

    「世界電信展」在中國召開的背後意義是豐富的。兩千多年前,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the great wall),目的在抵禦關外的遊牧民族侵犯中原的農耕社會;兩千多年後,中國興建起另一道新的防火城「the great firewall」,目的則是防止他的人民知道太多關於民主、人權以及不利於中國政府統治的訊息。「世界電信展」是商業、資本與全球化的載體,而中國在弔詭地義無反顧地擁抱之餘,背後卻有太多議題,值得我們深思。(作者為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