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中興大學某教授發表在《細胞》的論文,在論文成果的影像圖譜疑似造假,引起另一國際知名期刊《科學》的質疑。姑不論其能否於短時間內重做實驗還自身清白。此事件不啻為當今迷信高影響係數科學期刊者的當頭棒喝。

政府有關當局對科學期刊論文的鼓勵與投資,卻不幸發生此一事件,對平時似乎不受青睞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工作者而言,真是心有千千結。

國內教育主管當局迷信高影響係數的期刊論文刊登,卻不重視科學工作者精確、誠實、自律的工作態度;迷信速成、短效的高額補助款來「推動及發展」科學研究,卻不重科學研究的基礎建設。

醫學中心又何嘗不是?只有刊登於《科學》、《細胞》、《自然》期刊論文,才會獲得人們與同儕的尊敬。但是若平時不扎根,豈有可能為優質期刊所刊登?

筆者不是好高騖遠之輩,一篇原創論文經過無數次退稿,再記取論文審查者之意見經來回修改後,三年後才獲得刊登。甚至於有些嚴謹的期刊,譬如說新英格蘭雜誌,連讀者投書都要您再三求證,咬文嚼字,澄清是否有利害關係,還要求你不准用任何語言,對任何媒體於正式刊登前透露,否則將取消刊載,一直到被正式刊登發行才算定案。如此嚴謹、審慎、踏實與精確的工作態度方為科學研究的真精神。

【2006/12/22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