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傅月庵(作家)  (20070114) 

此次「城市作家」的跨海調查結果,上海王安憶(總得票率51%)、北京王朔(50.2%)、台北白先勇(43.1%)、廣州木子美(41.4%)、香港金庸(38.1%)在五地讀者心目中,分別榮膺各城市代表作家,且均領先第二名票數甚多。歸納這幾位作家的共同特質,大致有幾:

    1、作品均有簡繁體版,發行涵蓋兩岸三地。

    2、除木子美外,創作均曾被改編成影視作品。

    3、具較高媒體知名度,一舉一動,或有意或無意,常成為新聞報導對象。

    作家知名度,媒體有推波助瀾之功。其中最明顯的,當屬廣州木子美,其作品有限,文學評價也不高,卻靠著露骨描寫個人性愛經驗的《遺情書》,從網路一路紅到平面,甚至形塑了新世紀大陸年輕人「大膽一脫」的成名模式。在羊城作家相對不具全國知名度的情況之下,居然突圍成功,成為「廣州代表」。媒體之功,還可從木子美高票當選,但說得出其代表作品名稱的讀者卻寥寥無幾這一「人紅書不知」的矛盾現象,得見一斑。

    與此相關,則是脫穎而出的代表作家,未必就是「本地」眾望所歸者。譬如香港人心目中的代表作家是西西而非金庸;王文華也以一票之差,險勝白先勇,成為台北人的最愛;廣州人的代表作家其實是「不知道、不清楚、不認識」(33%),木子美勝出關鍵,乃是一舉囊括上海人90%票數,從而後來居上,這一點,實不能不說是拜傳媒之所賜了。同樣的,西西的作品,幾乎不見簡體版,她的票源便只能來自港台兩地,要不,憑其實力,當可與金老爺子「華山論劍」一番才是了。

    作家與作品,評價不相同

    從作品內容來看,「如果有人想要瞭解本城,你會建議他讀哪個作家的作品?」台北人建議朱天心,香港人還是推崇西西,廣州人多半「不清楚」(有人乾脆說:廣州有作家嗎?)在上海,茅盾和張愛玲同票壓倒王安憶。到了北京,老舍作品拿下三成選票,成為北京人公認瞭解北京的捷徑了。

    「人書分開處理」的現象,同樣發生在個別作家身上。譬如,台北有人以「更深刻的思考城市文化、政治、政策、人物」為由,認定龍應台足以代表台北,但若要瞭解台北,他卻建議該讀「白先勇、朱天心」的作品;上海的韓寒,因為「年輕叛逆、八○後新生代」而獲得不少在地認同,但同樣這批人,卻沒有人認為讀他的作品可以理解上海。

    以上作者/作品的疏離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或可說明了「出版商業化」、「作家綜藝化」的大勢所趨。暢銷作家像明星,人人都需要包裝,包裝的要項之一,便是設法「搏版面」,打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作家名字,然後才是,作品。反過來說,作家只要有知名度,能為媒體所關愛(想想金庸、白先勇動見觀瞻的文化巨星氣勢),那麼,書要暢銷,可能相對容易了。

    城市文化之旅

    在此情況之下,作者/作品/讀者/城市之間的關係相對錯綜複雜。僅憑作品,不同地區的讀者是否能辨認出不同的城市呢?「城市風景連連看」一題,可說是此次問卷最饒具趣味的一項測驗,答案也頗出人意料之外。五個城市當中,全部答對的排名,依次是香港(48%)、北京(42%)、上海(24%),台北第四、廣州第五。細看個別題目,隱隱可知,離自己越遠的城市,越難作答。台北人不太能區別上海與北京;北京人則常把廣州跟台北搞混。上海人很能掌握香港、台北,反而不太清楚北京與廣州的特點;香港人則是對其他四地,相對比較瞭解。這跟知不知道作者、熟不熟悉作品或許沒多少無關係,更可能的是地理知識與旅遊經驗的大考驗吧。

    有趣的是,香港是被辨識出的比率最高的城市,卻不是所有人的最愛。「如果不住本地,你會選擇哪個城市居住?」第一名是台北,原因為「少數留有中華文化氣息的地方」、「生命力豐富」、「親切舒服」。對台北人而言,這,大概是很難想像的答案。第二名的北京,理由多為「首都」,唯獨台灣挺它的10票,幾無例外都是因為「文化氣息」、「古都名勝」、「胡同」等,北京人聽到這答案,應該也會有些許訝異才對。所有答案中,唯一跟作家牽連得上關係的是上海,有一位台北人選擇上海居住,只是為了「張愛玲」三個字。

    華文作家與城市關係看似淡薄,所有受訪者,卻都很願意把「作家故居」列為遊覽景點之一,且多半會「因為某位作家的作品描寫,而特別到該城市旅遊」,假如這位作家的知名度與功力越好的話,那就更有興趣與動力了。由此看來,與其不停炒短線「申奧」、「申遺」,好好經營「城市文學之旅」,長遠看來,或許真是開創「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大利多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