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2007.03.12 
觀念平台:小國的顛覆之道
顧爾德

小國怎麼顛覆國際秩序?委內瑞拉的領袖正在搞一場實驗。

美國總統布希展開拉丁美洲五國之旅,對山姆大叔的後院鄰國展示柔性、善意的姿態。布希的拉美之旅,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壓制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愈見高分貝的反美聲音。

百餘年來,拉美各國民間一直對美國心存不滿。美國因為政治經濟利益,而涉入拉美各國的政治經濟秩序。除了在國際政治上居次等國家的屈辱感,更實際的問題是:美國主導下的政經秩序,往往帶來拉美各國內部極不平均的財富分配,社會階級對立明顯。拉美有逾五千萬人每日所得不到一美元,即使列為「金磚四國」的巴西,國內分配不均問題還是影響它未來發展最大不確定因子之一。

密切的地緣政治關係,讓多數拉美各國在多數時刻都必須無奈地與美國合作,接受美國安排的政經秩序。但每隔一段時間,總有幾個拉美政治領袖公開與美國對抗。革命時代雖已暫歇,但選舉政治時代,小國政治領袖不能只靠霸權老大哥當靠山,更得因應國內選民的需求。不論稱之為「民之所欲」或「民粹」,拉美國家精明的政治領袖必須學會善用內部壓力,以抗拒美國的外部壓力。也因此,墨西哥等國敢大聲批判美國緊縮移民政策。為了收買拉美民心,布希行前宣布提供三億八千五百萬美元,以打消拉美各國低收入者銀行欠款。

國際政經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國內選舉壓力,是兩個長期存在反美潛在因素。更令人關切的是:除了這兩個客觀因素,有什麼資源是小國可以做為憑藉,以反抗大國、顛覆國際現存秩序?

卡斯楚當年有蘇聯為憑障,而今日的查維茲則有石油資源為依峙。石油蘊藏量豐富的委內瑞拉目前有六成以上原油輸美,是美國第四大原油供應國。石油資源讓美國更關切委內瑞拉,但當美國集中資源反恐,沒有餘力處理自家後院的問題時,也讓查維茲有空間可以挑戰美國。

同樣的,冷戰之後失去霸權地位的俄國,如今也是藉著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提高其外部影響力,左右周邊鄰國,進而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至於一窮二白的北韓,這個「流氓國家」則用流氓手段,以小搏大。用發展核彈這種自殺式的威脅手法,迫使美日中俄必須重視她。

這十幾年來,台灣也一樣運用各種槓桿操作,積極想改變不利於己的國際秩序。李登輝時代,一方面藉著台灣累積二十年的經濟實力為後盾,一方面趁著天安門事件後不利於中國的國際氣氛,他同時抓住江澤民有意在台灣問題上留下歷史地位的心理,成功地和中國玩起「踩紅線」的遊戲,一步步鬆解了中、美兩國在台灣地位上嚴格的限制。在小國挑戰強權國際秩序這方面,李登輝可算是成績斐然──雖然長期的效果在逐漸減弱。

到了陳水扁時,上述優勢條件消失了。經濟起飛的中國,其領導人不像江澤民般積極回應台灣拋出的議題。面對中國不應不理的策略,陳水扁只能單向對著美國,提高叫價、反覆刺探底線。從「四不一沒有」到「四要一沒有」,也許會讓人覺得在耍無賴。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就像查維茲、普丁、金正日一樣,想用自己掌握的最有利資源,來改變不利於己的國際秩序。當掌握的客觀優勢資源愈來愈少,選擇更激進、不理性的手法,往往成為居於劣勢處境的領袖的理性選擇。只是,理性的選擇,不代表成功的保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