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 2007.03.22 
「台灣國語」真的好笑嗎?
洪浩唐

已故作家沈從文先生曾經在他的《從文自傳》裡寫道:「一切粗俗的話語,在一個直爽的人口中說來,卻常常是嫵媚的。」這句話之所以言之成理而令讀者心有戚戚焉,可能就在於我們慣於從說話者的「形象」(出身、社會地位)來判斷他的「粗俗話語」究竟是「無禮」還是「天真」?是「口不擇言」還是「真情流露」?

相反地,由於文學、戲劇創作經常取材或模仿現實人生,所以創作者有時便會借用某一組辨識度較高的語言或腔調,來描寫某一組特定的人物,或作為某一特定時空下人物的特徵。這時候原本由人物所定義的語言,久而久之倒反過頭來定義起人物角色了──從而我們也才感覺到,語言本身除了負擔起傳播的基本功能外,它會不會也因著背後所代表的特定文化意涵,而在傳播過程中助長著另一種誤解?

例如「台灣國語」在本地的藝文影視創作的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我們先對「台灣國語」作一說明:它所指的並不是「台灣國」的語言(所以對統獨抱持某種堅定立場的人士請先別緊張),而是一種「帶著閩南語腔調、語法的北京語」。

它大約始於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如火如荼」地推行國語時,而令許多原本只會(習慣)講台語的演員,為了爭取在電視上多些演出的機會(彼時的電視台對「方言節目」的播出時數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只能在一些國語戲劇、綜藝節目中操持著此種語言。而長期以往由於他(她)們在節目中,大多只能(也成功地)扮演些綠葉、甘草型的配角。久而久之,操持「台灣國語」的人,一方面雖被形塑成一種「純樸」、「勤勞」等等「鄉村性格」的角色;另一方面卻可能也造成一種「粗俗」、「難登大雅之堂」、「只能作配角」等等的刻板印象──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舉個例子:刻正在中視上演的偶像劇《轉角*遇到愛》,劇裡頭有一個滿口操持著「台灣國語」的角色叫「溫碧珠」,飾演該角色的女星陳珮騏小姐在中視網站的留言版對影迷寫道:「…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課想要讓她跟女主角有大一些的差異…所以誇張的表現了一位從屏東來的女孩的純樸感…或許是有點over了,但…絕對沒有醜化南部姑娘的意思啦﹣(呵﹣我也是南部來的呀﹣)」。

筆者並無意如該女星所擔心的那樣,去懷疑她有刻意「醜化南部姑娘」的意圖,但從她的特別提出(否認)上看來,她自己是不是也有點懷疑(還是曾有觀眾抗議?)該角色可能是被「醜(丑)化」了?而事實上這則留言最令人不解之處還在於:既然承認自己也是「南部來的」,當她要演「一位從屏東來的女孩」時,竟然還需要「做了很多功課」而不是從自身「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去發掘(作為一位從南部北上的女星,她在日常生活中所講的其實並不是「台灣國語」)?難道她(或該劇的編導)認為南部的人理應講「台灣國語」會比較有說服力?或者他們只是一廂情願(不顧社會現實)地認為「台灣國語」就是比較「好笑」?

以上,當然不是台灣電視圈的特例,相信該劇的製作單位也無「醜化」某特定族群的意圖。但這種濫用「台灣國語」的現象,除了反映出許多電視工作者不曾仔細考察當下社會現實的「語言環境」外,這還涉及到「文化解釋權」的問題──誰來界定一種語言或腔調的雅俗?為什麼台灣的許多文化工作者一想到要描寫一個「粗俗」或「甘草型」的人時,幾乎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用「台灣國語」來呈現──而且「效果」好像還不錯,要不然怎麼會「直覺」到幾乎要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規」呢?站在「傳播(加深)誤解」角度觀之,文化工作者實在有必要稍加省思。 (作者為自由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