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行道/成大土木系教授(台南市)】 2007.03.28 03:11 am


近日國內發生三起工程與環境、文化資產、生態的對話。一是藝文界人士呼籲停建蘇花高;二是樂生療養院如何保留;三是國道讓路紫斑蝶北遷。除國道讓路蝴蝶措施簡單沒有太大影響,BBC也報導,高公局樂得形象提昇外,另兩件事情牽涉的問題很複雜。

對照另外兩件最近在美國發生的事情。一是大峽谷架設「天空步道」;想像走在天空步道上向下看的驚心動魄,台灣美西旅行團因此生意大好。大峽谷保留區的印地安人,經濟上也大有幫助。另一是西雅圖市水岸的快速道路重建公投,環保人士期望大家少開車,建議全部打掉而重做平面或地下車道,未被採納。

花蓮縣民百分之七十以上贊成興建蘇花高,本人問一個家住花蓮的學生,他說贊成,因為到台北較快。筆者希望蘇花高不要興建,但私自想的是:花東的確有它獨特的美,有好山好水供休閒。理由不會是工程「破壞大地生態」,因為若依此邏輯,北迴鐵路、花蓮機場、北宜雪山隧道,哪個不破壞生態?依此邏輯,現有古蹟、文化遺產在百、千年前興建的時候,不也破壞環境生態?難道前述兩事件的老美腦袋壞掉?難道花蓮人不知會破壞生態?他們內心深層的需求可被照顧?建與不建是理性加感性考量後的一種選擇。

這些年來,工程與環境、生態、文化的矛盾經常發生,但似乎每次都是以個案處理,選擇或政策缺少一貫性。政府應找出各方專家,花幾年時間認真研究這些需求間整合的問題,它們不應只是有你沒有我的零和。在規畫公共建設時,有扎實的研究做基礎,設定遊戲規則,以後個案發生時,依此規則尋求最適當答案。若還堅持不下,那就交由民眾公投了。另外,立場未獲得接受的一方,通常有他的道理或委屈,也應給予補償。

筆者近年研究工程如何與公共藝術(景觀生態)、社區營造、文化創意結合,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於大家對他人的專業不了解,主事者又未編列足夠的時間與經費,各方就算有心卻也無力整合。個人從中學到的第一門課是容忍他方令自己不舒服的行事。等大家逐漸熟識、對彼此領域有較深的了解後,開始會互為對方著想,矛盾自然容易化解。工程團隊應有人考量環境、人文等問題,環保團體裡也應有人了解工程安全、成本效益,雙方對話較容易。

捷運新莊線若因樂生院變更,工程人提出的安全、額外的經費與工期,的確是問題,但未見決策者明示處理原則。利害關係者說工程人員圖「工程之便」不願變更,的確也是,因為變更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工程人員實不必憂心決策變更,專業上該增加經費就增加,反正是上面去找錢,該增加時間就增加,做快只是上面的政績。

在環保正確的氣氛中,這類的爭執,不善於表達的工程人員常變成「不講道理」的一方。他們何嘗要破壞環境?這些工程都是為追求人類更舒適的生活。只是時代在演變,以前認為造橋鋪路是好事,現在必須考量政治、環境、人文等多方因素,而這些是工程人員在學校沒有學習過的。現在的工程教育除了教學生安全、實在外,課程也應整合相關的內容。

【2007/03/2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