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2007.04.06 03:13 am


春天吶喊是近年來火紅的群眾活動,我不稱它為「音樂活動」,因為音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數以萬計,甚至是幾十萬人被聲音催化,因而情緒高漲、彼此感染、相互刺激,在南台灣的海邊搖滾身體與心靈。

音樂是觸媒劑,觸動強烈的情緒與感覺,參與者的感受快速擴散,又刺激了其他的人。音符彷彿傳染病,讓人們失去抵抗力地接受,進而有各種即興的動作。音樂表演者在天空下、在舞台上、在音符中釋放自己的情緒,也解放了觀眾的情緒,大家都在追求某種虛幻的高峰經驗,忘卻一切。台上表演者高亢,台下也狂熱,在刻意塑造的開放又匿名空間裡,無數人忘我。

參加春天吶喊的多數是年輕人,如果人生有如四季,他們主要屬於「春天」的階段。我是「秋天」的人了,當然無法像春天的年輕人,每次參加這類的群眾活動,都覺得自己太老。我看不清楚表演者、聽不清楚任何人的講話、跟不上搖滾的節奏。參加之後,一定要吃頭痛藥。

年輕人不吃頭痛藥,可能吃興奮劑、迷幻藥、麻醉劑、鎮定劑,也藉酒精來享樂。吶喊到第十三年的墾丁音樂節,今年還增加了「春浪」、「春豔」、「就叫.春派對」等看來春色無邊的活動,讓人生旅途過半的中老年人看得很虛弱。

以往的人,春天是耕種的關鍵季節,春分前後不努力,來年吃什麼?我們這一輩,不打拚,連吃飯都有問題,怎麼可能花大錢去墾丁又唱又叫?

花錢是小事,身體與心靈的健康是大事。春吶主辦單位售票很有技巧,一天七百、三天一千五,許多年輕人老遠跑到台灣最南端,當然希望玩得盡興。這些上課就打瞌睡、體力甚差、三千公尺都跑不完的年輕人如何撐得住一場又一場的派對,如何能長時間在高分貝的音樂中亢奮,如何能配合節拍舞動身體,如何能在男男女女緊密互動中保持魅力?「嗑藥」、「喝酒」就是一種可能了!

年輕人很容易就買到酒,也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各種管制藥物,甚至藥頭提供「免費試吃試飲」。一個人對藥物或酒精上癮,他的人生還可能打拚嗎?一個人耽溺於性慾,還有多少理想?在台灣各大型音樂表演中,春吶的知名度最高,因此而有的嗑藥現象也廣為人知。各校學生事務的工作者常常都要收拾善後,希望學生不要對藥物或慾望上癮。

十三年來,不少原創性高、非主流的音樂在墾丁登上舞台,贏得喝采,也為台灣的大眾文化寫下新的一頁。十三年來,很多年輕人因為這樣的音樂活動而歡樂也塑造了獨特的流行。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吵鬧和狂歡中迷惘,在酒精、藥物與情色中失足,使生命的春天變色。

我曾經羨慕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如此吶喊,不過,我不後悔自己的春天歲月,那時沒有狂歡、搖滾、嘻哈、熱舞,當然也沒有嗑藥、吸安、喝酒、縱慾。我追隨時代力爭上游的潮流,緊緊把握任何成功的機會,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只希望如今老遠到墾丁吶喊的人,能以比吶喊更大的精力為自己開創前程。

【2007/04/06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