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07.03.08 03:44 am


被視為是「黑暗教父」的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生前自認「我不是社學會家,也不是哲學家。」研究布希亞的國北師教授林志明說,布希亞思想很有創意、不拘泥學院研究的形式,加上挑釁的言論,一生充滿爭議。

布希亞著有「物體系」等討論符碼、擬像以及擬像物、消費社會等議題的著作,被奉為是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泰斗,晚年還藉攝影對社會及世界表達他的意見。曾在法國巴黎求學的林志明,在90年代曾兩度觀賞過布希亞的攝影個展,並因開會的機緣得以結識布希亞、其後又翻譯他的「物體系」,跟布希亞相當有緣。

林志明說,布希亞自認是「思想的恐怖主義者」,他提出的見解對社會很具衝擊力,又因他充滿革命性的批判並經常舌戰群儒,一般人可能會誤以為他不近人情,其實他本人相當隨和,親切。雖然布希亞在法國長久以來地位不明,甚至被學界排斥,但林志明仍認為,他生前是法國僅存的大師之一;布希亞提出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對台灣學界影響深遠,其中,尤以他對媒體和現代科技提出無情的批判最具影響力,他在「擬像與真實」一書中指出,在後現代世界,真實已經被符號所模擬出來的世界所取代,媒體虛擬出來的真實變得比真實還要真實,也益發真假不分。

【2007/03/0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