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2007.04.17 03:06 am


周日數千名的大學生樂生遊行,為進步的潛能保留或說創造了具有意義的空間。

但三立電視台當日及次日晚間的新聞,連續兩日刻意隱藏大部分的事實,彷彿與某家起於三重新莊一帶的土地傳媒集團,沆瀣一氣,滿嘴愛台灣不絕於口,卻對肩負台灣未來的青年,不但吝惜肯定,還要在字裡行間與影像聲音裡,讓外界對他們產生誤解,好像或甚至擺明要撲滅青年的善念佳行。大學生想要通過親身行動,開展認識真實社會的自主意識,全盤被三立否認。

三立台第一次的報導內容,是以口白,加上整個螢幕的字樣,做為北市捷運局的傳聲筒。該則新聞說,保留業已遭拆除過半的樂生院區之九成,必須花費三十億元,工期要多一年。奇怪的是,這固然是官方說法,因此不妨報導,但官方也有另一版本,工程專家早就通過報端披露多回,學界也透過購買半版廣告的方式澄清了,而網路流傳更是難計其數了:需要增加的是二億四千萬,工期延長約四個月。

記者再忙,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那麼難找嗎?恐怕不是。昨日下午的經驗,讓我不得不作此判斷。記者比較如實地報導,但編輯台或編輯政策讓記者的新聞走樣。

三立記者確實訪問了世新大學某些學生的說法,指是有為數也許數十(或一百?)學生至現場,出於任課教師要求前往拍攝影片。

惟訪問後,三立記者來到了政大,我與另一位學生與記者也談了一些時候,經過說明,記者也察覺,既然昨日有三至五千人參加(分別是警方與活動主辦單位的估計),那麼這些非自主前來的學生,比例上最多只能佔參與者的三十或五十分之一。果真如此,無論是基於事理的重點、專業的平衡要求,或純屬奢望的肯定大學生的參與,三立怎麼能夠將整則的新聞,集中在這些可能是非自主的學生身上?

我相信台灣電視新聞的惡質結構,超過了個別新聞台,要為國人電視資訊環境的不明,負起最大責任。但這個結構不是所有惡劣行徑的藉口與避難所,很不幸,三立新聞台有關樂生新聞的荒唐可憎之表現,讓人再要提起電視之結構改革時,不得不心虛。

【2007/04/17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