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媒體與流行文本影響著我們去看待與形構「運動」的面貌,相關研究也提出一套解釋與分析。大眾傳播媒體所報導的內容,除了提供資訊之外,無形之中影響了閱聽眾的價值觀,更是影響人們對體育運動看法的一大因素。大眾媒體有提供資訊與建構客觀真實的能力,也不斷地複製社會文化當中的各種意識形態與迷思,於性別建構論的觀點當中,大眾媒體是再次複製了性別刻板印象,也建構對性別的認知(改寫自施伯燁、紀遠,2004:5)。

 

這些分析與觀點之架構主要是從「運動社會學」(sociology of sport)的觀點與視野而來,因而接著想就「運動社會學」的概念、定義、內容、方向與目前國內外研究的重點進行概述。理解文化與結構是什麼,只是個開端而已,我們接著必須了解它們如何以彼此相關的方式型塑社會生活,以及參與其中(Allan G. Johnson,2001:112),因此筆者先從「結構」層面著手探討,再而探討「個人-結構」間(中)之關係。

 

一般對於運動相關的批判比較少見,因為社會文化中有關「運動是有益的」信仰已經十分普及:運動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用說的(盂峻瑋,2005:7)。此一信仰主張運動對個人而言有助於性格和修養的形塑、富教育意義、能增進身心健康並發展出競爭性,為將來人生的競爭預作準備等,對國家社會而言則有助於愛國情操的培養、社會控制等(Nixon,1996)。

 

根據《社會學辭典》(1999:652)對於「運動社會學」之定義,其中提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運動與社會化彼此的關係,此外,許多國內外學者也提出並討論此議題。社會化一般是指:是社會性的自我發展般,以個人經由和他人互動之行為,把價值規範內面化,使之發展在社會或團體中,適當行為型態為過程的社會化,也可以說是社會人形成的過程(王宗吉,1992:87)。社會化是經由社會、團體、家庭、重要他人,內化或是因應他人的期待,終其一生不斷地進行著,也可以說是持續學習的過程[1],與他人進行互動的同時學習到於社會性,以符合社會之期待,然而,社會化並非固定不變的,像是經過「再社會化」與「去社會化」的過程,可以再型塑對於社會性的認知,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化」可以幫助個人形成「適應社會的技巧」,此同時也會形塑「刻板印象」,如「性別刻板印象」即是。

 

社會化的過程由許多不同的價值體系相互形塑,體育運動的參與過程也不例外。王宗吉(1992)認為運動文化乃是由構成運動的運動觀、運動的行動樣式和運動的物質事物所形成的體系,而個人對運動文化的學習認知,是透過與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吸收文化中的知識、價值與規範,逐漸適應社會環境,此即為運動社會化的過程。

 

運動社會化可分為兩種,一是經由參與運動的社會化;一是社會化導入運動。前者的說法指出,經由參與運動(sports)的過程中,會因為想要符合運動中所被期待的角色,因此造成社會化的效果,像是籃球比賽要求運動員要勇猛、奪球、反應靈敏,這些都會影響著運動員於社會角色扮演,後者則是經過社會文化所期待的觀點詮釋、再現運動,像是媒體再現與運動的社會價值都是屬於此類項,也是李慈梅(1993)、王俊杰(1993)與吳奕賢(1993)分別對於報紙、電影與漫畫中如何再現「運動世界」之社會價值與性別角色所討論的基礎,這些媒介所再現的運動樣貌是:男性為主、注重競賽成績、暴力是在所難免等想像。

 

Nixon(1996)更進一步指出:如果運動有促進社會化之作用,那麼最明顯的影響便表現在性別認知發展上。無獨有偶地,Messner(1992:16)也指出:現代運動是一種由男性所建構的性別機制,用以強化男性對女性的控制力量,運動被視為男性的世界、具有霸權式男性氣概,被定義為競爭、控制、攻擊、力量、技巧,男孩在運動中將極度性別歧視的男性化概念加以內化。

 

Fine(1987)的研究更深的探究男性氣概與運動參與的關係,而提到「男孩接受到狹隘單一的男性氣概定義,歧視女性與容易且擅長表達情感的男性,隨著男孩年齡增長,他們的性別歧視態度,成為運動隊伍裡男性之間共同聯繫的來源,這卻是有限、制約性的。」Dunning(1986)針對英式橄欖球進行研究,研究中提到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現象:許多的男孩,包括運動員與運動迷,都受到鼓勵,將男性特質定義為競爭、暴力、優越、勝利、地位與性傾略,在極度男性化的運動環境之中,男性運動員得到最可怕的批評莫過於「與女性畫上等號」[2](引自Messner,1992)


[1] 這與「教育學領域」所談的「社會學習論」的立基基準與背後假設是相同的。

[2]此與下章節要談的「憎女情節」(misogyny)有關,會更進一步討論。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專書]

 

Jahnson, A. G. (1997). The gender knot.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Jim Mckay, M. A. M., and Don Sabo (2000). Masculinities, gender relations, and sport, Sage Publications.

 

Feuerstein, G. (1998). "A short history of yoga."

 

Messner, M. A. (1992). Power at Play---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 Boston, Beacon Press.

 

Nixon, H. L. (1996). A Sociology of Sports. Belmont, Califo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hilomena Essed, D. T. G., and Audrey Kobayashi (2005). Companion to Gender Studies. California, Blackwell Publishing.

 

Sleap, M. (1998). "Social Issue in Sport."

 

 

 

[期刊]

 

Coakley, J. J. (2001).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 controversies. Boston, McGraw-Hill.

 

Connell, R. W. (2002). "Studying men and masculinity." Resoures for Feminist Research 29(1/2): 43-56.

 

Davison, K. G. (2000). "Boy's Bodies in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8(2): 255-253.

 

Drummond, M. J. N. (2002). "Sport and Images of Masculinity: The Meaning of Relationships in the Life Course of "Elite" Male Athletes."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10(2): 129-139.

 

G., D. K. (2000). "Boys' Bodies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en's Studies 8(2): 255-265.

 

Messner, M. A. (1990). "When bodies are weapons: 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Sport."  23(5): 203-220.

 

Teelucksigh, J. (2002). "Sport and Masculinity in the Caribbean." Evertman(52): 56-58.

 

 

 

 

 

 

 

 

 

 

 

 

 

 

 

 

 

 

 

中文文獻

 

[專書]

 

Boccio著,鄧光潔譯, F. J. (2003/2005). Mindfulness Yoga---The Awakened Union of Breath,Body and Mind/正念瑜伽. 台北, 橡樹林文化.

 

David Jary & Julia Jary著; 周業謙, 周. (1995). 社會學辭典. 台北市, 貓頭鷹出版.

 

D. Jean Clandinin &F. Michael Connelly(2000),蔡敏玲、余曉雯譯 (2003). 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台北, 心理.

 

Johnson著,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A. G. (2001). 見樹又見林. 台北, 群學.

 

吳庶任譯, A. J. (1996). 為何男人憎恨女人. 台北市, 正中出版社.

 

王宗吉 (1992). 體育社會學. 台北縣永和市, 銀禾文化.

 

石玉鳳 (2004). "美體瑜伽." 養生誌 13.

 

邱金松 (1976). 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台北市, 正中.

 

邱婷婷、謝可可 (2005). 動 時尚. 台北, 數位人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黃雅勤 (2005). 瑜伽風 YOGA STYLE. 台北縣:泰山, 悅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鋏 (1990). 體育社會學,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潘淑滿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 心理.

 

嚴祥鑾主編 (1998). 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 台北, 三民.

 

施伯燁、紀遠 (2005). "日常生活的身體規訓與性別凝視:以籃球運動為例." 世新大學性別、媒體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