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報載國內最早實施不分系的元智大學,其管理學院不分系計畫於今年減招而於後年停招。在大學不分系漸成趨勢時,元智大學的停招計畫,就如同其十年前的創舉,是十足勇氣和深具前瞻的表現。較遺憾地,停辦理由是「擔心最低錄取分數往下掉」。

記得李家同教授曾為文嚴厲批評當前大學不分系的風潮,擔心辦學者過於追求新潮和功利計算而誤了學生。的確,當前的大學招生存在許多的怪現象,但競爭總會帶來奇招,這並不值得過度憂慮。較令人擔心的,倒是社會對大學不分系的意義和遠景的不夠理解。

大學不分系的優點,普遍的理解是它提供學生延後分系以獲得適性發展的機會。其實,在許多傳統學系,如電機系、經濟系、工業工程系等,「不分系」的教學方式早就在默默進行。以我熟悉的經濟學為例,當前一位大學畢業生四年所能修完的專業課程,已經不到全系開授課程的半數。換言之,一位主修經濟系的畢業生,對於一半以上的經濟領域是不清楚的。針對此發展,如清華大學經濟系,就計畫將所有開授的課程分組成四個專業學程,鼓勵學生在四年集中修完兩個專業學程。「學系學程化」的現象是必然的發展,因為每個傳統學系都不斷在發展新的次領域,且其速度愈來愈快。

當次領域累積的知識內容豐富之後,會為求進一步的發展而自立。構成新領域(或新學系)的知識內容,有些來自單一傳統學系的發展,但更多的是來自不同傳統學系的知識結合而發展,如脫離經濟學系的計量財務金融學系、脫離電子學系的光電學系等。單一知識的發展可以依賴學系學程化,而不同知識的結合發展則有賴於新的教研機制,也就是新大學法所允許的學位學程的設置。

從學系學程化角度看,傳統領域穩定但缺乏利潤,新興領域存在風險卻蘊藏利潤。風險和利潤的兩難並不只困擾就業取向的學生,也同樣困擾研究取向的學生。除利潤外,社會的快速變動更增加單一學程在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允許學生參與新領域的學程並授予相關的學位應該是大學不分系的發展方向。

清大的人文社會學系就是朝這方向發展的例子。這幾年來,除了可以選讀歷史、社會、哲學、人類、語言等傳統學程,也陸續推出制度經濟、文化研究、性別研究等專業學程。類似地,清大科管院學士班的學生也可以選修電子商務、全球供應鏈與運籌管理、生物科技管理、奈米與光電半導體產業等跨院合作的專業學程為其主修。明顯地,這些新的專業學程都是因應全球化和高科技發展時代而出現的專門領域,它提供學生新的選擇機會,也提供老師們吸收學生的管道。

總而言之,大學不分系和學士班會成為大學招生新趨勢,並不完全是招生競爭的招或功利化,更大的驅動力來自全球化和高科技時代的知識快速成長。這現象早已經在傳統學系中以學系學程化方式進行,現在正逐步由院內不分系擴展到全校不分系。它不只提供學生延後分系的機會,降低跨領域科學和新領域招收學生的機會成本,也降低大學新舊知識結構的調整成本。

【2007/01/2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