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07.20  中國時報
邱芝仰/桃園平鎮(大學畢業生)

    龍應台在報紙陳述一個國的民主進步與國認同;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看完文章,茶餘飯後罵完了駙馬爺,會真的去做點事?

    我看到不斷謾罵的政治評論節目,學者的面孔越來越熟悉,很多知識分子還想要透過電視、報紙來力挽狂瀾。但是,想問的是,為什麼台灣的知識分子會被邊緣化?為什麼爆料的立委會比專業的社會觀察家,社論主筆,專欄作者來的受矚目?是否是因為我們的憂心,建築在不同的層次之上。社會上最要關切的是兩個層面:一是吃飽穿暖,一是有豐沛的信念。 

 時至今日,我看不到這兩者被滿足了哪一件:以油價新聞為例,報紙只報導油價上漲,但是否跟中東局勢─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連綿戰火有關?戰火一觸即發的背後是否有更多的內幕。像這樣的報導,我們該在哪裡獲得深度報導呢?我們期待媒體,能開啟另一扇窗,而不是光爆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