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民生報,熄燈?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記者彭士芬台北報導】昨日是民生報「頭七」,10多名台、政大傳播系所學生與媒體工作者昨天在聯合報大樓前默哀獻菊花,呼喊「聯合報裁員無理,長官留任,員工沒飯,惡質聯合」等口號,表達學生對新聞工作者權益的失望。台大新聞所學生馬自明表示,學校教學生新聞專業與倫理,卻沒有教勞動意識與勞基法,他呼籲媒體工作者團結自覺,要了解勞基法與勞動意識,也呼籲資方正視員工權益。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1.30  中國時報 
羅世宏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廿八年輝煌歷史,曾是許多家庭必備第二份報紙的民生報,將在十二月一日停刊。聽到消息,於公於私都讓我感傷不已。

回想民國七十六年到七十七年間,由於報禁解除,民生報率先徵募人才,以便擴大對讀者服務,當時我雖只是剛從研究所畢業的新人,但在發行人王效蘭女士的慨允下,讓我進入這家朝氣蓬勃的報社,做了一年多的記者,之後並鼓勵我出國進修,直到學業完成歸國至今,仍經常徵詢我對時事的意見。因此,對我而言,民生報是讓我真正參與新聞實務工作的起點,也是大力栽培過我的新聞搖籃,今天看到這份報紙吹熄燈號,能無感傷乎?

於公而言,報紙是社會公器。一份報紙的興衰,固然與市場競爭因素有關,但其實也是社會發展或變遷的縮影。民生報的停刊當然與有線電視新聞台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有關,中老年讀者中有不少人從報紙讀者轉為電視新聞觀眾;年輕人則是習慣於從網路世界中獲取資訊,報業經營之苦,非民生報獨有之問題。而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那些「有血有肉」的平面媒體,更是讓正派辦報的新聞工作者備感壓力,不願隨波逐流、降低風格者,只好慘澹經營到實在撐不下去為止。

民生報全盛時期,也是台灣經濟起飛,國民平均所得快速增加的時代。當時台灣錢淹腳目,大家衣食無虞後,自然想要提升精神層面的生活水準,民生報的生活消費、體育休閒、影劇文化新聞,正是國人需要的民生資訊。但好景不常,近幾年來,國家發展陷於停滯,經濟衰退使國民對於精神層面生活的需求降低,許多人又回到先求溫飽,其他活動無暇顧及的生活狀態,與富足台灣曾經十分相配的民生報,此時反倒成為台灣社會的一種諷刺。

更何況,台灣近幾年來在體育、影劇、休閒等方面的建設或發展,只見沒落與層出不窮的問題,朝野忙於選舉與黨派爭鬥,也無心於改善這些非政治領域的產業環境,對提升國人精神生活品質的施政,或流於口號空轉、或受意識形態捆綁,建樹真是十分有限。在這種大環境中,民生報又能提供多少讓人振奮的消息?

總結來說,民生報所以難以為繼,不但標示著報業經營之困難,也象徵著台灣在成為已開發國家後的時代倒退,從這個角度來看民生報的停刊,能不感傷乎?

民生報曾與台灣同步興盛過,如今她也見證了台灣的衰退。這份報紙曾讓許多人了解生活品質與品味的重要性,也為台灣培養過許多新聞人才。她的停刊,是新聞界的損失,也讓我們更加懷念那個不知何時能夠再來的富強康樂的社會。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報停刊,真是令人不捨。我是在大學畢業那年開始閱讀民生報,那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民生報醫藥版刊出,我就和它結下不解緣。

就我所知,民生報也是最早擁有完善醫藥版的報紙,每天提供最新醫學相關知識,後來其他大報才陸續跟進的。由於它的醫藥報導相當豐富,在醫院忙碌工作的空檔裡,我總是第一個翻閱醫藥版的讀者。教書以後,我陸陸續續參加了許多醫學會議,我也發現民生報醫藥版記者總是會出現在各大醫學會議,盡責地作他們的採訪工作。

這幾年媒體的變化太快,內容多得讓人目不暇給。但這也提醒讀者應警覺,如果坊間報紙愈來愈偏重影像圖片的報導,卻缺乏深入問題的探討,民眾們就該多點時間思考相關報導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有些沒有過濾的寫實報導,則必須篩選之後才能夠提供給青少年閱讀。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報停刊,六年級的我只覺悵然若失。十幾歲的青春年華,對於體育與影視消息最為關心,每天閱讀民生報,也是當年在沈重升學壓力下的唯一紓解,不知不覺中也琢磨了自己的語文能力。

現在我已是國中老師,學生也總會先看影視體育新聞,但不同的是,他們常常不看文字了。聳動不加修飾的標題、彩色誇張的照片,再加上模擬的動畫圖片以及對話,學生不但懶得看文字敘述,連日常用語也都變得跟這些報紙標題一樣「不加修飾」。在對話中已經鮮少聽見「胸部」,取而代之的是「X奶」之類話語。更甚者,毆打、性侵、辱罵之類的新聞,文字敘述已達到「傳達事實」的媒體責任了,但某些報紙不時把這些社會新聞加上虛擬動畫,強暴新聞以三格漫畫方式呈現在頭版,不但造成反教育,也汙辱了報業專業。

民主國家絕對需要有尊嚴且堅持專業的報紙,更需要以此來培養人民的閱讀習慣。民生報的停刊,只是這個警訊的開端,期待有更多堅持理想與社會責任的報業,努力為純淨的閱讀奉獻心力。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可惜了!」聽到民生報停刊,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不斷嘆氣。他說,現在正是台灣建立「風格社會」的時刻,標榜「生活風格」的民生報卻要退出這個舞台,非常可惜。

「這應該是一個對生活文化雅俗共賞的時代,媒體卻硬要將雅與俗分開!」黃永松感慨,現在走低俗路線的媒體太多,踏實精緻的媒體卻愈來愈少。民生報的退場,是對台灣發展精緻文化的一個警訊。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惋惜地說,民生報對於文化、運動議題的長期深耕,在台灣各媒體裡表現最為傑出,民生報停刊是台灣文化界的重大損失。

聽到民生報停刊,前清大校長沈君山的反應是:「喜歡運動的讀者怎麼辦?」他認為,民生報報導體育新聞的深度與廣度,沒有其他報紙比得上。

每天必看民生報的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說,近年來民生報努力往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發展,沒想到讀者並不支持,文化在台灣到底是不是一筆「好生意」,民生報的結局令人擔憂。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刊廿八年的民生報,今天譜下休止符,走下全球中文報業的舞台。

停刊聲明強調,民生報創刊迄今堅持做一個純淨的文化育樂媒體,長期參與社會脈動,善盡優良媒體天職,但因外在環境變化迅速,民生報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因此決定在十一月卅日畫下光榮的句點,向社會及讀者告別。

聯合報系發言人、民生報社長項國寧昨天下午三時代表宣布停刊聲明。他說,過去廿八年來,民生報努力耕耘文化、影視、體育、消費、生活、醫藥、旅遊等專業領域,曾舉辦無數次大型展覽、演出及活動,留下美好的記憶,非常感謝讀者、客戶、社會大眾的愛護支持。

項國寧強調,民生報並非因為特定媒體競爭才決定停刊,實在是受到外在環境迅速變化及讀者閱讀習慣改變的影響。

民生報創刊於民國六十七年二月十八日,標榜「台灣唯一的民生新聞專業報紙」,曾在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創下五十七萬份銷量紀錄。

民生報員工前晚下班後接到報社通知,昨天下午參加員工大會。報社在會中向員工正式宣布這項決定,並向所有同仁的心血努力致敬,也為此決定表達歉意。王效蘭昨晚在亞太會館宴請所有同仁,感謝大家共同打過美好的一仗;晚宴間,同仁祝酒道別,場面溫馨動人。

項國寧指出,這個決定「並不是那麼突然」,過去這段時間,報社一直在思考民生報的方向,年初大改版,即是為爭取存活於市場的嚐試,但顯然民生報廿八年來的堅持已不易做到,最後才做了最困難的決定。

民生報編制內員工兩百五十四人,其中有三成五可依照職務互補性與過去工作績效,在報系其他單位留任,其餘的員工將依法發給預告工資,年終獎金與考績獎金也照常發放。

聯合報系總經理王文杉昨晚致同仁信中,肯定所有參與民生報的同仁是「傑出的一群」,並強調「那美好的一仗我們已經打過」,聯合報系還有無數的戰役橫亙於前,但仍堅持永續經營,奮鬥不懈,將整裝再出發。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