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高雄住了近五十年,一直自以為對高雄人的想法很了解,經過這次市長選舉之後,我必須承認,自己過去的想法是錯誤的。

近十餘年來,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宛如巴西的「嘉年華會」,成為全民共同的生活中一部分,我不知道這是台灣人的「福氣」還是「災難」。有人說:選舉投票的設計,是為了和平解決問題;可是我們看到台灣今天的嚴重對立,也正是因為選舉而起。

這些政治主張嚴重影響台灣年輕世代的生活內容與教育環境,進而形成台灣人的「意識形態」,不知道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是否感到憂心?在他們操作政治權謀與努力維繫政治利益的同時,所有的台灣學生也都同時在學習與觀察。我深信許多政治人物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從政,可是他們的作為卻是不斷在加劇台灣教育環境的「政治化」。

該如何形容今天的教育環境呢?在台灣人民共同努力下(不是只有政治人物而已),國民黨威權體制已被完全摧毀殆盡,我們並不希望過去的生活與教育內容也完全被推翻,有許多是我們非常珍惜的回憶。只是我們看到今天的台灣,並不是當年我們希望推翻國民黨專制政權所期待的結果。我們不希望今天的青年學生再過三、四十年之後,才發現年輕的歲月都在藍、綠對立之中度過。

有人說台灣人的民族性格是「驚死(怕死)、愛錢、gen(很想)作官」(台語)。這一種民族性格是延續自清朝、日本統治、國民黨統治逐漸形塑而成。如今再結合台灣年年的「選舉嘉年華」,已經充分融為「台灣價值」、「台灣意識」的主要內涵。因為「靠對顏色」成為向上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這種政治活動對於教育的深遠影響,完全取代了傳統的價值觀念。選舉制度已經成了失控的機器,教育已經成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希冀藉由高等教育達到向上社會流動的「舊思維」,已經在現實社會中被顛覆了。

電影「盧安達飯店」中,圖西族因殖民時期結束失去統治優勢,被人數眾多的胡圖族人追殺、嚴重對立;南非在結束白人統治後,「民主」帶來的災難到現在還是令人害怕。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例子,可以給台灣借鏡。台灣何時可以結束對立的夢魘?

【2006/12/1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