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昨天透過妻子表示,關於退聘台大終身教授一事,是學校內部的事,他不方便再對外發表想法。

 

石之瑜決定退聘後,曾發給政治學系及社科學院同仁、同學一份詳細的說明。說明中強調,要求退聘茲事體大,希望系上同仁共同支援這個退聘要求。

 

石之瑜在信中說,台大政治學系重視傳承與投入,政治學系曾產生一名院士、兩名國家講座、兩名學術獎、三名累計達三次的國家科學會傑出獎,加上個別年度傑出獎或講座,在校方曾引起注目,他們大家兢兢業業,可以說其中沒有一個獎是在控制論文產出的制度下,或只憑藉得獎者一己之力,或急於求成的心態下獲致。

 

信中提到,政治學研究除有制度、結構、資源、利益等物質性的議程外,更涉及歷史、意識形態、人格與文化差異等非物質性議程。後者尤其受惠於系內代代傳承,仰賴師長人生經驗與情感的潛移默化,且需要同仁間在道義思想上相互支援,其間對道德學問的追求,對安身立命之道的探究,遠遠超出研究技術或寫作發表的層次。

 

為評鑑而包裝 取代為思想道德而砥礪 論文篇數成為難以啟齒的微末

 

石之瑜說,在研究教學投入面向的精神特性,與靠控制環境來進行儀器實驗的學科迥然不同。不可諱言,「重視論文產出的管理術正在斲傷我們的傳承。」在一片數字管理聲中,近十年來,師生同仁之間的關係確實發生變化,而研究品質卻未必提升,或者只有在校方關心的發表或募款項目上有所提升。

 

更不幸的是,資深同仁的人格感召與經驗,已然漸行漸遠,屆齡教授紛紛求去,台大政治學系原本有別於歐美或大陸同行的氣質,也因為研究教學的生活環境日益個人化,而逐漸潰散。外在指標的冰冷取代了內生的熱情,為評鑑而包裝取代了為思想道德而砥礪。終身特聘制度終極關心所在,無非是發表了多少教育部或國際認證機構承認的論文,這是多麼令政治學人難以啟齒的微末?

 

石之瑜信中最後說,退聘幾乎已是不可避免的選擇,與同仁、同學共勉,倘對院系未來資源領取帶來不利影響,另當負荊。

 

【2006/11/23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