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由於北北基提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中小學教科書問題,再次受到重視。教育部則力主「一綱多本」,以維護教育多元化。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過去發展歷史。二十五年以前,各地高中職是自辦入學考試的,所謂聯招只是以縣市為單位,高中與高職也分開考。後來逐步實施「測驗標準化」以改進命題品質,終於成了統一的全國基測。這項發展其實是造成今天呼籲教科書「一本化」最大的基礎。

教育部力主「一綱多本」,如果此時有人主張「多綱一本」一定被看成白癡。但類似的邏輯問題也存在「一本一考」與「多本一考」的爭論,對很多老百姓而言,「多本一考」與「多綱一本」同樣也是不合理。倒是家家戶戶對統一的「國中基測」,感同身受。「一本一考」就成了很邏輯合理的要求。

教育部的政策可由「一綱多本一考」這名詞看出其內在矛盾。一方面在「綱要」與「考試」的兩頭嚴格地達成統一,而卻要在中間的教科書要做到「多元化」。過去幾年來,國中小教科書雖然是多家民營,實質上,各家版本都有很高的相似性,以便隨時可取代別家的市場,「多元化」目標其實是達不到的。為「一綱多本」辯護者,常以「多元化」為目標。其實只要有升學的統一考試,多元化學習是很難達到。「一綱一本」的訴求是在「一綱一考」政策下合理的結果,它背後有巨大的民意支持力量。到下次縣市長改選時,「一綱一本」恐成燎原之火。北北基學生占全國的六分之一,但他們在主要利益的參考書市場可能占到五分之一。若北北基選用單一版本,則目前市場三分天下的局面恐難維持下去,到時「一綱多本」就可能更難以為繼了。

面臨如此民意壓力,教育部可以啟動兩件事;一是編著國中基測科目的「部編本」;二是設計實施十二年國教的配套措施。前者是為若必須走上教科書一元化時的「次佳」選擇,後者則準備移除高中入學考試瓶頸,從而較能保持教育多元化。若要保持全國基測,教科書品質的提高是必要的,部編本的投入,可透過市場壓力去成各民編版本的提升。若無法多元化,則那「一本」一定要提高品質。

統一的考試必然傷害教育多元化,若要維護多元化,升學制度還要再修正。展望未來少子化趨勢,也許十二年國教可以較徹底地解決升學問題。但這問題非常複雜,政府應該長期研擬,社會長期辯論。

【2007/01/1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