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 吳牧青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CoverStory/2006/10/06/430_4cover/
                                                                               
對於一介七年級的新生代導演,業已操刀兩部商業電影《宅變》、《盛夏光年》
至院線上映,陳正道,這個在近三年的電影圈快速竄起的名字,除了他一路皆游走於
美術與設計的背景,相對於正統電影科班出身的導演而言,透過幾支短片於申請大學
和影展就有如此的成績,著實令人羨慕。然而透過他對於電影中角色定位與畫面配置
、走位的觀察,許多生活周遭朋友對他個人的啟發,慘綠的青年價值感或是錯綜不羈的
人際脈絡,透過陳正道對於《狂放》、《盛夏光年》兩片當中的認知與真實生活裡的
對應,也許能乍悟到那股不全是偶然成功機運的電影路。
                                                                               
男同電影中的異等異女角色—陳正道的「異」識型態觀察
                                                                               
談論到這回即將在院線上檔的《盛夏光年》原著劇本,陳正道坦言「這原本只是個
再簡單不過的男同純愛小品」,兩位男主角一路從小時的玩伴到青春期發展情愫的故事
,為了將當中情感主線外的人物特性強化,他特意將片中香港女演員楊淇的角色份量
加重許多。「其實我一看到原著,楊淇所演的角色就不過是個所謂的『slut』…
或就是大家習慣說的公共汽車,但我把這角色看到最後,也放慢點看,覺得這個角色
其實還挺誠懇的!」陳正道將他自身的觀察拉回到高中時期,有如《盛夏光年》當中
設定的年代(1999年),他體認到太多高中女生老是把時間花在陪好朋友一起上廁所
、逛街、拍拍貼,還費盡心思想要送朋友什麼樣的禮物,其中不同交情的要配上什麼樣
等級的…「至於那樣很積極地去尋找一個情感上依靠的女生,雖然大部份的女生都會很
討厭,但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其實還蠻誠實的。」這是導演陳正道在《盛夏光年》
當中從原始的男同純愛電影裡強化這個女性角色的重要理由。
                                                                               
陳正道說起一位高中時代認識,和一群朋友混在一塊的女生,恰好記者近來也認識了她
。「像她高中時染了一頭白金髮,然後穿一些有的沒有的,可能同校的學生都會覺得
這樣的人服裝儀容很差。但是事隔幾年,你會發現她現在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
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也慢慢變成『藝術家』了,我覺得這樣其實還蠻好的。」
                                                                               
精準的對白和口條向來不是我所重視的!
                                                                               
「常常工作人員都會跟我反應︰『你每次都不盯好演員的口條,那種不清不楚的狀態
在混音時超尷尬的!』可是我實在不大喜歡去要求每個演員在對白中一字一句都很
精準去達到原先所設想的程度。」陳正道說起自己對於拍片中的弱勢之處,並不在於
取鏡、分鏡或是其他的技術能力,而是在於他的想法與許多人心目中應該要有的
畫面設定感不大一樣。於是,在他心中,電影作品的呈現應該是個別演員自然地
在他們勝任的狀態中去達成角色上的需求。
                                                                                                                               
陳正道補充︰「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每個人的語調都很有表情,就像有時候你罵人家
『賤人』,有可能是真的在罵人,也有可能是在開別人玩笑。」這也是陳正道在指導
演員的口條上並不會去強求演員達成有如舞台劇演員那般精準的原因。自陳對於各類
電影葷素不忌的陳正道,對於從影以來的作品,最想拍的作品其實便是第一部拿到
國片輔導金的長片作品《狂放》,「但因為我其實是個好觀眾,不特別會硬去偏食
某類型的影片。」對於《狂放》、《宅變》、《盛夏光年》三部風格各異的長片,
只要是涉及商業院線的運作(如前述的後兩部),他都會去針對目標觀眾群
去調整一部電影主調性的手法,例如《盛》片即是設定主要給國高中女生看的電影。
                                                                               
拍支「體制下叛青」的美感心態
                                                                               
對於他的第一支長片《狂放》,陳正道雖然事後覺得有許多不盡預期的毛病,但像
那一類描寫慘綠少年的題材其實就是他最想拍的。「就像你在《盛夏光年》裡面看到
張孝全演的那主角在小學時被罰到搬去操場中央坐的畫面,我想到我小時候唸的
大豐國小,真的是很變態的一間學校。連音樂班的制服也和別人不一樣,就好像
你考進去了就有什麼特別不同似的。還有什麼英文聽力的課程,進去上課之前
手心都會冒汗。這樣的求學歷程讓我在性格上就有很大的反彈與扭曲,你一方面
也想要考個好成績讓別人尊敬的虛榮心,一方面又忍不住會想著︰『我不要讀了,
這根本不是我想要學的東西。』」陳正道這樣地想起他打從心底反叛教育體制的由來。
                                                                               
從外表與談吐上,若不說起這些故事,確實很難馬上把陳正道與「反叛思考」的形象
連在一塊。他提到當年考上新莊高中美術班,後來家人叫他還是不要去唸普通高中好了
(後來陳正道則去就讀復興美工),「後來想想,其實我父母對我算是對我蠻不錯的…
」陳正道認為某種程度上,他的家人體會得到他需要的情緒出口。
                                                                               
除了《狂放》所圍繞在慘綠少年的題材之外,《盛夏光年》這樣一支在陳正道口中
定位為純愛電影的分鏡下,也透露了出不少在體制邊緣下的少年生活。兩百人擠在
窄小的階梯教室中,這樣的畫面,出現在他的電影中,也出現在他六、七年前的重考班
生活。「我總是坐在最後一排(如果有去上課的話),因為那樣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反應
,還有一些偶然出現的騷動。」陳正道回想說道。
                                                                               
在高二那年開始,陳正道生活周遭接觸了許多「那些師長眼中碰不得的朋友」,
許多都是在國中就搞各式各樣名堂的老同學,「我後來回想起來,那時認識的朋友
是我到目前為止影響最大的一群,而那些人,現在有的人已經自殺,有的人被追殺
被討債,也有些人過得比較好的,後來在做一些裝置藝術或是在西門町一些比較另類
的個性小店。」他眼中的這些人,或許生活的調性差異很大,但從中體悟到
「行為是沒有對錯,而是你在當下狀態對於各種選擇的判斷」這樣的觀點。
                                                                               
比起肉體上的陣型 更感興趣於取鏡上的錯位
                                                                               
《盛夏光年》在許多八卦優先的媒體報導中往往成為唯一的重點,張孝全與張睿家
露臀做愛的床戲,在陳正道眼中反而是個不大必要的橋段。「我認為那一段戲實在是
太難堪了,為何要把自己逼到一種情感上的絕境而接受到這種肉體上的安慰?」
至於問及劇中角色的詮釋方式與演員本人特質間的差距,陳正道說︰「其實一直以來,
劇中的角色和演員都和我想像差距很大,從過去的張毓晨、關穎(閒聊中透露對於她們
形象的破滅)到這一部戲的三位主角…」至於談到《盛》片飾演康正行的張睿家,
他笑稱︰「我實在想不到他演出來是這麼娘的樣子,已經到比原來看劇本還要
壓抑與彆扭的感覺了!」
                                                                               
在路上,在橋上,兩位男主角一同騎車的取鏡佔了《盛夏光年》當中很重的比例,
陳正道解釋︰「騎車載人是一種再平常也不過的行為,但仔細想想,載人的與被載的人
往往是處在一種不對等的暴露狀態,載人的永遠不知道坐在後面的人在想什麼事。」
於是,出現多次的騎車場景,一直到張孝全飾演的角色車禍受傷,原來習慣的載人
或被載的角色扭轉過來,成為電影當中主要的轉捩點。或是,片尾三位主角開著古董車
,又成了另一種型態。「如果在車上,就是一種平行的關係,互相看得見相互的反應
則又是另一種畫面。」陳正道這樣闡述他對於位置與情緒的張顯或隱蔽的關係。
                                                                               
連著拍完兩部預算上千萬的院線片之後,陳正道打算再回到一部類似《狂放》調性的
影片。「算是我對當初《狂放》一片不滿意之處的救贖吧!」陳正道對於各類型的影片
,無論是過去的入圍影展的短片到現在的商業長片,對於一切評價的好壞倒是看得很開
,他也透露有位影評人對《盛》片大感讚許而打算推荐此片進軍柏林影展。無論如何
,從《盛夏光年》這樣你可以稱之為「懷舊」(如同此片人物場景設定在1999年
 921大地震前後,手機開始大幅普及改變人際連結的年代)或是「老土」(宛若世上
只有三個主角,純愛至傻到肉體關係後仍得告白的角色設定)的電影,夏天已經過去
,屬於影響陳正道最深的那個少年時光也早已遠去。透過銀幕,套句吳米森的一部
短片片名「我在偷看你在不在偷看我在偷看你」,坐在銀幕前的讀者,電影上的畫面
偷看到你的想法了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