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森
台蕉價格從今年六月一路下滑,目前已跌至每公斤六元以下,次級品更賣不到二元,蕉農哀鴻遍野;可預見地是,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的香蕉「促銷秀」將再度上演,阿兵哥恐怕又要天天吃香蕉了。多年來香蕉價格暴起暴落的問題始終存在,難道政府找不出根本解決之道嗎?
過去,香蕉價格不穩,各界總是歸咎於香蕉「一元化產銷」制度弊端不斷所造成;台灣去年開放輸日香蕉出口,打破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產銷一元化」制度,卻因貿易商在台灣高價搶購、在日本港口低價拋售,造成香蕉價格「慘跌」,青果社去年也損失不少。
台蕉產銷制度歷經三、四十年一成不變,但面對外銷市場壓力及日本對台提高關稅,以及加強農藥殘存檢驗等問題時,青果社在處理外銷契作及內銷行銷策略方面,總是無法「兩全其美」,再加上蕉農投機心理,更讓青果社無法掌控生產面積,以致香蕉價格經常出現大起大落情形。
為改善這個弊端,政府主管單位去年開放貿易商可外銷香蕉到日本;根據貿易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外銷日本香蕉平均年銷量是一百萬箱,其中,青果社佔八成,民間貿易商只佔兩成,貿易商為擴大市場佔有率,採取「高價搶購、低價拋售」策略,在台灣產地喊高價收購香蕉,在日本港口殺低價拋售,造成台灣人在日本港口「自相殘殺」,港邊均價慘跌的現象。
當外銷香蕉日本價格慘跌時,青果社虧的是十幾個貨櫃,生意人(貿易商 )只虧幾個貨櫃,當然他們敢殺價。但是日本外銷的香蕉回銷到台灣,又再度造成「二次傷害」,也就是內銷價格受到連累;同時青果社的「保證價格」被打破,無力收購滯銷的香蕉,蕉農只好任由貿易商喊價宰割,走回光復前的蕉商獨大老路。
此外,蕉農的投機心理,也是香蕉價格不穩的因素之一;青果社香蕉銷售分為外銷與內銷兩大策略,外銷部分青果社採行契作方式,青果社在前一年會與日方談妥香蕉基量,蕉農若欲自己生產的香蕉外銷,則必須每年向青果社簽訂隔年的預定產量;換句話說,外銷契作對蕉農較有保障。
但由於香蕉內外銷價格時好時壞,且外銷香蕉要經過青果社篩選與淘汰,內銷則否,而內銷的運輸及包裝成本低,因此內銷價格往往比外銷好,利潤較豐;在內外銷各有利弊的情況下,有些蕉農為因應「時勢」,常常「腳踏雙船」,採取投機作法,想要同時獲得外銷契作的保障及內銷的高價,因而使出一些「招數」因應,但也因此讓青果社無法掌控外銷契作面積,造成產銷不平衡,這也是香蕉價格大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內銷雖然可以讓蕉農獲較高利益,但相對地,農民利益完全操控在商人手中,一旦市場出現變化,蕉農只能任人宰割。
香蕉價格暴跌至此,長期解決之道是掌控生產面積,短期解決之道是尋找出路,拓展多元的行銷管道;有農業界人士提及將在「兩岸農業論壇」提出外銷台灣的滯銷香蕉到中國大陸,但政府官員的直接反應是「銷陸不如銷日」?試問執政當局還有更好的行銷管道及產銷政策嗎?如果政府「鴕鳥心態」不改變,不重視專業的產銷政策,香蕉大起大落的問題恐怕永遠無解。
(作者為立德管理學院行銷管理系助理教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