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中國時報

吳挺鋒
  雖然從倒扁運動揭竿之初,施明德便說他是「被群眾召喚出來,而不是來領導群眾」,但「天下圍攻」後發生群眾佔道不走,並當場複習總部曾教導過的靜坐、挽手、不抵抗的警察抬人事件時,施明德和相關幹部卻是現場缺席,無怪乎群眾不是滋味。

    無意繞著施明德個人打轉,但施個人的政治歷練背景與那天的場景,卻不由得讓人想起台灣過去那段被浪漫化的群眾運動歷史。直到現在,許多人仍深信不疑,解嚴前後那段群起蜂擁的社會運動其實是當時新生民進黨的最佳伙伴,雙方分進合擊鬆動了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共創民主。

    更弔詭的是,這樣的認識框架卻也是倒扁、挺扁雙方的難得共識:現下的民進黨不時回味它的光榮「黨史」,而反綠倒扁者則痛罵民進黨靠群眾運動起家卻背離群眾運動。

 

    然而,這樣的歷史「共識」是否禁得起檢視?以農運為例,五二○大致是農運的告別式,而這竟是民進黨介入色彩最鮮明的一役。反之,先前聲名大噪的「一二○八」反對美國水果進口的抗爭,則是由在地的積極果農與若干左翼知識分子合力推動。如今,「一二○八」的組織者大多潰散而銷聲匿跡,不知其人、未聞其名者在所多有。

    類似情形尚有工運。一開始,台灣自主工會運動的突破亦多賴個別廠場激進勞工,而這些人與其合作對象實際上與當時的民進黨瓜葛不深,甚至某些成員還對民進黨抱戒心與反感。諷刺的是,當民進黨也開始大動作參與工會運動時,也恰好預告了工會運動凋零在即。統獨爭議帶來的內部傾軋,以及參政資源的利誘分化,反而讓自主工會幹部早熟成工會官僚。

    換言之,民進黨既非社會運動的接生婆,也沒再造新局,甚至是在拿香跟著拜之後還葬送了社會運動。這也是為何過去的社運參與者每每感到痛楚的原因:歷史不但未曾公正地還那些無名無姓的小人物公道,還像鎂光燈那樣地繼續搜索權勢人物。

    這些參與其事的人們痛罵民進黨公職只會在情勢熱絡時露臉「聲援」;遇到尖銳衝突時,則一方面在群眾面前故逞梟勇,另一方面卻又不時暗渡陳倉與被抗爭對象「磋商」。最後,當群眾運動垂垂危矣時,他們想的還是怎麼吸收樁腳、擴張選票。

    泛藍有此誤解,那是因為當年他們是被抗爭對象,所以綁在一塊抹黑,結果竟連自己都相信當年編造的謊言。而媒體會這麼報導,是因為平淡無奇的小人物缺乏新聞性,所以在書寫上讓公職易客為主,成為群眾運動的「領導者」。學者的研究也這麼寫,是因為他們也從報紙按圖索驥,所以訪問了幾個「身歷其境」的公職後,便把一場運動分析完畢。

    然而,如果連「師公祖」都會「犯錯」,則那些徒子徒孫究竟會對群眾(運動)多友善?光榮黨史又有幾分可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