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立院衛環委員會昨天初審「優生保健修正案」,一早數個大學組成的「學生團體抗議行政院版生育保健法草案」工作小組,到立法院門口演行動劇抗議,阻止立院通過人工流產思考期的規定。

昨天上午立院先進行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公聽會,為了公聽會,婦女團體卯足了勁,來來回回在信件群組討論多時,並廣納婦科精神科醫界的聲音,同時進行各國立法、文化背景的探討。到了公聽會現場,結果依然是宗教、婦團代表各自表述,全程關心的立委只有黃淑英、楊麗環與林岱樺,雙方立場鮮明,誰也沒說服誰。

此外,跨校大學生也組成校際學生團隊,在立院群賢樓外,演出行動劇,質疑政府強制規定婦女人工流產需要3天思考期,還要強迫諮商,不尊重女性意願,並入場旁聽公聽會。

下午初審3個小時的討論中,立委們對修正草案中用詞遣句多有著墨,逐條討論,因此只進行到草案第7條,所有爭議性的「思考期」「強制諮商」都尚未討論到,宗教界與婦女界生保法歧見,擇期再戰。

公聽會中,婦團推薦代表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江盛指出,台灣每年人工流產數目及原因一直都是黑數,許多團體,政客甚至醫師往往誇張每年人工流產數目到30萬,甚至60萬,但現今台灣每年生產數只有20萬,誇張的估計完全背離醫生的臨床經驗,目的是造成一種台灣女人把人工流產當避孕的氾濫假象。因此,在弄清楚台灣人工流產的真正原因與數量調查前,不宜貿然限縮女性施行人工流產的權益。

江盛醫生進一步強調,青少女懷孕往往被形容成衝動型的人工流產者,卻被暗喻成一群任性而不負責任的年齡層,然而青少女懷孕的真象是反映社會貧富不均,她們常來自功能不彰,破碎甚至是變態的家庭。國家不能為了想像中的罕見衝動型人工流產者,讓無數必須施行流產的女人承受額外的罪惡感與污命化,以假「思考期」欲減少人工流產數目的邏輯是不通的,也決不可能成功地降低人工流產數目。

江盛醫生同時指出,每個選擇人工流產的婦女都有不同的故事,人工流產是婦產醫師很常面臨的問題,但也是婦產醫師教育訓練過程中最被忽略的一環,困難之處並不是醫學技術層面,人工流產也比自然生產安全10倍以上,人工流產的困難在於社會與法律層面。在尊重生命與尊重選擇的拔河中並不容易劃出一條清楚的線,但是女人生育的自主權應該比較清楚,理當受到更多尊重。

婦女團體表示,縱觀世界各國,對於人工流產的規定,因其歷史背景、宗教信仰、對人權對婦女的關照,而有差異極大的規定。行政院不能只提天主教國家比利時,甚至是歐洲婦女權益最被壓制的德國這樣的國家為例,應比較加拿大、英國、瑞典、芬蘭甚至日本的制度。日本即使面對少子高齡化極嚴重的狀況,提出的社會白皮書策略是要進行社會意識的改革,絕對沒有增加婦女人工流產的困難度;加拿大是個對人工流產完全沒有限制的國家,難道可以說加拿大是個最不尊重生命最沒有道德的國家嗎?而這些國家的人工流產率及未成年人工流產率,遠低於根本禁止人工流產、強制諮商的國家。可以說越尊重多元,越重視人權,越有男女平權觀念的國家對人工流產的限制越少,限制最多的是在非洲、中東、南美、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

【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