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車禍造成嚴重傷亡,有四家遺孤更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面對社會大眾和媒體的緊追不捨,頓時讓個人哀傷成了公眾事務,但新聞之後呢?

筆者從事兒福聯盟九二一震災失依兒少的服務和輔導工作。長時間陪著一三四個孩子面對驟然巨變、走過死亡的幽谷,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他們的無助、悲傷和無窮無盡對親人的思念,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大家一時的熱心和同情,他們需要的是很長時間的平撫和大家有力量的陪伴度過。

「當時真的好想跟爸媽一起走!」、「我好想爸爸媽媽,為什麼他們突然不見了?」我們永遠記得一個個孤兒們的無助和哭泣的臉龐。因為生活的驟然巨變,超出孩子可以承受的經驗,倖存下來的孩子跟我們描繪災變時的經歷,一幕一幕彷彿重現,以及有更多來不及的心願無法實現的遺憾,都造成孤兒在心裡很多的悔恨和責怪,因此協助孤兒重建創傷後的心靈,提供支持力量越顯重要。以我們長期陪伴這些孩子的經驗,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靜靜的、耐心的陪伴,跟著孤兒的步調,讓孤兒用自己的方式來好好悲傷、傾聽他對過世親人的哀悼,協助孤兒重新找回存活下去的力量。

「我曾歷經好一段不知所措的日子,好在有親友的照顧,給我一個新的家,費心讓我步入生活正軌中」。對孤兒而言,災難帶來衝擊太快、太大,突然的遽變,毀掉了過去生活建立起的安全感,造成孤兒對生活的不安、焦慮或緊張,讓孤兒處於創傷後的情緒,擔心災難再度出現、害怕與親人分離的恐懼裡,此刻,唯有在旁親切、溫柔的陪伴孩子度過創傷和悲傷時期。

當然,有很多社福資源可以協助孤兒遺族面對處理創傷和悲傷,當孤兒遺族有任何不適情形出現,如安置、就養、心理等,隨時可以與社會局聯繫,以尋求合適資源介入協助家庭。此外,也不忘提醒大眾能多給孤兒遺族們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好好悲傷、好好讓眼淚流出,用親友和社會的支持陪伴協助度過哀傷、接受事實,以面對未來的生活安排和挑戰。

【2006/12/06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2.05  中國時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個玩口號的世界。把一組不算新的概念,套上漂亮口號,就可變成流行,就能當商品販賣。即使商品和最初理念天差地遠,只要能賣,人們似乎也不在乎了。

今年,被「商業應用」得最厲害的流行詞,大概就屬「樂活」。樂活(LOHAS)是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即「追求健康與永續發展的生活態度」;翻成中文,樂活就是「快樂生活」,正中台灣人的脾胃。

一時之間,食衣住行育樂無處不「樂活」。練瑜伽是樂活,吃有機蔬菜是樂活,賣減肥茶也是樂活。市面上,以「樂活」為名的書籍雜誌,少說在十種以上;中秋節推出「樂活月餅」。各式廣告不斷問:「你今天樂活了嗎?」

旅行團有「樂活行程」,賣房子有「樂活住宅」。因為近公園,採光佳;或者中庭闢了小菜園,外傭可以帶著「少爺」在園中玩泥巴。

樂活作為行銷利器,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但是,事事皆曰「樂活」,真的讓人健康又讓環境永續地「樂活」了嗎?

多數時候只是業者把「樂活」當成流行促銷符咒,要你掏出鈔票罷了。「買了這個,就樂活了」的簡單連結,商品到底跟健康及永續有何關係,他們並不關心。

樂活原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裡要處理、面對的,被化約為「消費」這回事。事實上,要達到健康永續,答案不在買、買、買,而是:減少購買,回歸簡約。

地球永續的危機,主要就在人類過度消費。真要樂活,重要的寧願在食衣住行中忍受不便,節制欲望,而不只是標榜新消費觀。以樂活為行銷術,叫人買這買那,根本是「反樂活」。

這兩天,標榜「簡單生活」的市集與演唱會活動,千元門票可逛所有手工小店(來消費吧!),和聽「不插電」演唱(真沒用電?),為了這樣的「簡單生活」,民眾不嫌麻煩地遠道冒雨而來、大排長龍。激起欲望的手法,也真不簡單了。

【2006/12/05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如果,6年前那場意外不曾發生,葉永鋕會一如所願成為餐飲界的一員?他陰柔的氣息、蓮花指的標準動作,能夠撐過軍中嚴苛的男性氣概訓練營嗎?這一切的追問,只能徒呼負負。因為2000年4月20日,距離下課5分鐘,屏東高樹國中3年級學生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想去尿尿,下課後同學發現他倒在血泊中,送醫不治。為了「永鋕不忘」愛笑、愛唱歌的玫瑰少年葉永鋕,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出版《擁抱玫瑰少年》一書,替不同性別氣質的學生爭取平等、友善的人道對待。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彭士芬台北報導】大學能在社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與功能?青輔會主委鄭麗君推動「審議式民主」與青年公共參與多年,特別於世新大學舉辦「世新在大文山地區的角色與定位遠景」工作坊,首度由社區居民、世新教職員、學生組成共同論壇,藉由審議式民主的社區參與,討論世新大學的社區定位與功能。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計處統計,台灣去年家庭平均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差距,超過五十倍,創下歷史新高。同一天新聞報導,政壇正流行「回春團」,紛紛組團赴日本打胎盤素,打一針的價格剛好是窮人家一個月的收入,兩相對照,令人不勝欷歔。

窮人的肚子或許不能和富人的面子相提並論,畢竟有能力的人錢找春天,是他的本事。可議的是,有些民代出國打胎盤素,竟然是為了「消化」預算,拿人民的納稅錢去「養身做臉」,民脂民膏,浪費到這般田地,政治人物還要說這也是「歷史共業」嗎?

這幾天氣溫驟降,日暮時分,又看到那個經常「超載」的婦人,頂著寒風,弓著身子奮力踩著腳踏車,後面載著幾綑舊報紙,前面吊掛幾包保特瓶之類的回收物,天冷風強,一個重心不穩,差點和一部轎車擦撞,轎車司機探頭罵了幾句,她停下來,不是要和司機理論計較,無視車道如虎口的危險,跑去撿拾掉下來的瓶子,把它看成比性命還重要。

我們的社會底層確實活在「肚子扁扁」的困境中,沒有希望,不知苦日子的盡頭。當升斗小民不得不縮衣節食,有權勢的人卻罹患「暴食症」,直到「健康檢查」報告出爐,紅字斑斑,代誌大條。胎盤素是否真的可以「回春」,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把「裡子」蹧蹋得一文不值,就算仙丹妙藥,再如何修復「面子」,於事無補。

【2006/12/04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天行經鄉間,廟口膨風的年齡層已降低;地下道遊民及街頭乞討的人增多。夜晚走過公園,流浪漢圍繞四周,有眼神呆滯的孤獨坐著,有兩三人圍成一圈,或一群人喝著廉價的米酒,言不及義的談天說地,活在各自的世界。

公園裡有水有電,是免費方便的居所;同樣遭遇的人,彼此相互慰藉,他們早被社會遺忘;髒亂的衣服和臭氣的身軀,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這貧窮落後的現象,是曾經號稱「台灣錢淹腳目」的國家嗎?我們有炫耀世界最高的一○一大樓,也有到處流竄的遊民,真是一大諷刺。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去年家庭收入平均最高和最低的差距,首度超過五十倍,創下歷史新高。均富不可得,貧富差距兩極化更形嚴重,我終於認清了現實,莫怪治安不好、詐騙橫行,家庭悲劇層出不窮。

天寒冷峭,遊民將覓地避冬;尋常百姓「儉腸耐肚」,不敢亂花錢。金字塔頂端的高所得家庭,依然穿皮草、戴名表、坐名車,豪門晚宴不斷,古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象,重現自由民主的寶島台灣。

六年多來,陳總統說了十幾次的「拚經濟」,受益者除了第一家庭和大財團外,不知都拚到哪裡去了?配合獨派在世台會高喊「台灣國」,拚政治喊爽之後,民生問題依舊,經濟已難振興,如今媳婦將生產,還要不要再喊一次「拚經濟」呢?

今年是暖冬,人民沒有溫暖的感受,看著櫥窗的高檔產品,反而興起絲絲涼意,天氣不夠冷,景氣冷,心中更冷。

【2006/12/04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2.04  中國時報 
南方朔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1.30  中國時報 
羅世宏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廿八年輝煌歷史,曾是許多家庭必備第二份報紙的民生報,將在十二月一日停刊。聽到消息,於公於私都讓我感傷不已。

回想民國七十六年到七十七年間,由於報禁解除,民生報率先徵募人才,以便擴大對讀者服務,當時我雖只是剛從研究所畢業的新人,但在發行人王效蘭女士的慨允下,讓我進入這家朝氣蓬勃的報社,做了一年多的記者,之後並鼓勵我出國進修,直到學業完成歸國至今,仍經常徵詢我對時事的意見。因此,對我而言,民生報是讓我真正參與新聞實務工作的起點,也是大力栽培過我的新聞搖籃,今天看到這份報紙吹熄燈號,能無感傷乎?

於公而言,報紙是社會公器。一份報紙的興衰,固然與市場競爭因素有關,但其實也是社會發展或變遷的縮影。民生報的停刊當然與有線電視新聞台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有關,中老年讀者中有不少人從報紙讀者轉為電視新聞觀眾;年輕人則是習慣於從網路世界中獲取資訊,報業經營之苦,非民生報獨有之問題。而近年來市場上出現的那些「有血有肉」的平面媒體,更是讓正派辦報的新聞工作者備感壓力,不願隨波逐流、降低風格者,只好慘澹經營到實在撐不下去為止。

民生報全盛時期,也是台灣經濟起飛,國民平均所得快速增加的時代。當時台灣錢淹腳目,大家衣食無虞後,自然想要提升精神層面的生活水準,民生報的生活消費、體育休閒、影劇文化新聞,正是國人需要的民生資訊。但好景不常,近幾年來,國家發展陷於停滯,經濟衰退使國民對於精神層面生活的需求降低,許多人又回到先求溫飽,其他活動無暇顧及的生活狀態,與富足台灣曾經十分相配的民生報,此時反倒成為台灣社會的一種諷刺。

更何況,台灣近幾年來在體育、影劇、休閒等方面的建設或發展,只見沒落與層出不窮的問題,朝野忙於選舉與黨派爭鬥,也無心於改善這些非政治領域的產業環境,對提升國人精神生活品質的施政,或流於口號空轉、或受意識形態捆綁,建樹真是十分有限。在這種大環境中,民生報又能提供多少讓人振奮的消息?

總結來說,民生報所以難以為繼,不但標示著報業經營之困難,也象徵著台灣在成為已開發國家後的時代倒退,從這個角度來看民生報的停刊,能不感傷乎?

民生報曾與台灣同步興盛過,如今她也見證了台灣的衰退。這份報紙曾讓許多人了解生活品質與品味的重要性,也為台灣培養過許多新聞人才。她的停刊,是新聞界的損失,也讓我們更加懷念那個不知何時能夠再來的富強康樂的社會。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報停刊,真是令人不捨。我是在大學畢業那年開始閱讀民生報,那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在民生報醫藥版刊出,我就和它結下不解緣。

就我所知,民生報也是最早擁有完善醫藥版的報紙,每天提供最新醫學相關知識,後來其他大報才陸續跟進的。由於它的醫藥報導相當豐富,在醫院忙碌工作的空檔裡,我總是第一個翻閱醫藥版的讀者。教書以後,我陸陸續續參加了許多醫學會議,我也發現民生報醫藥版記者總是會出現在各大醫學會議,盡責地作他們的採訪工作。

這幾年媒體的變化太快,內容多得讓人目不暇給。但這也提醒讀者應警覺,如果坊間報紙愈來愈偏重影像圖片的報導,卻缺乏深入問題的探討,民眾們就該多點時間思考相關報導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有些沒有過濾的寫實報導,則必須篩選之後才能夠提供給青少年閱讀。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報停刊,六年級的我只覺悵然若失。十幾歲的青春年華,對於體育與影視消息最為關心,每天閱讀民生報,也是當年在沈重升學壓力下的唯一紓解,不知不覺中也琢磨了自己的語文能力。

現在我已是國中老師,學生也總會先看影視體育新聞,但不同的是,他們常常不看文字了。聳動不加修飾的標題、彩色誇張的照片,再加上模擬的動畫圖片以及對話,學生不但懶得看文字敘述,連日常用語也都變得跟這些報紙標題一樣「不加修飾」。在對話中已經鮮少聽見「胸部」,取而代之的是「X奶」之類話語。更甚者,毆打、性侵、辱罵之類的新聞,文字敘述已達到「傳達事實」的媒體責任了,但某些報紙不時把這些社會新聞加上虛擬動畫,強暴新聞以三格漫畫方式呈現在頭版,不但造成反教育,也汙辱了報業專業。

民主國家絕對需要有尊嚴且堅持專業的報紙,更需要以此來培養人民的閱讀習慣。民生報的停刊,只是這個警訊的開端,期待有更多堅持理想與社會責任的報業,努力為純淨的閱讀奉獻心力。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可惜了!」聽到民生報停刊,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不斷嘆氣。他說,現在正是台灣建立「風格社會」的時刻,標榜「生活風格」的民生報卻要退出這個舞台,非常可惜。

「這應該是一個對生活文化雅俗共賞的時代,媒體卻硬要將雅與俗分開!」黃永松感慨,現在走低俗路線的媒體太多,踏實精緻的媒體卻愈來愈少。民生報的退場,是對台灣發展精緻文化的一個警訊。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也惋惜地說,民生報對於文化、運動議題的長期深耕,在台灣各媒體裡表現最為傑出,民生報停刊是台灣文化界的重大損失。

聽到民生報停刊,前清大校長沈君山的反應是:「喜歡運動的讀者怎麼辦?」他認為,民生報報導體育新聞的深度與廣度,沒有其他報紙比得上。

每天必看民生報的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說,近年來民生報努力往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向發展,沒想到讀者並不支持,文化在台灣到底是不是一筆「好生意」,民生報的結局令人擔憂。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刊廿八年的民生報,今天譜下休止符,走下全球中文報業的舞台。

停刊聲明強調,民生報創刊迄今堅持做一個純淨的文化育樂媒體,長期參與社會脈動,善盡優良媒體天職,但因外在環境變化迅速,民生報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因此決定在十一月卅日畫下光榮的句點,向社會及讀者告別。

聯合報系發言人、民生報社長項國寧昨天下午三時代表宣布停刊聲明。他說,過去廿八年來,民生報努力耕耘文化、影視、體育、消費、生活、醫藥、旅遊等專業領域,曾舉辦無數次大型展覽、演出及活動,留下美好的記憶,非常感謝讀者、客戶、社會大眾的愛護支持。

項國寧強調,民生報並非因為特定媒體競爭才決定停刊,實在是受到外在環境迅速變化及讀者閱讀習慣改變的影響。

民生報創刊於民國六十七年二月十八日,標榜「台灣唯一的民生新聞專業報紙」,曾在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創下五十七萬份銷量紀錄。

民生報員工前晚下班後接到報社通知,昨天下午參加員工大會。報社在會中向員工正式宣布這項決定,並向所有同仁的心血努力致敬,也為此決定表達歉意。王效蘭昨晚在亞太會館宴請所有同仁,感謝大家共同打過美好的一仗;晚宴間,同仁祝酒道別,場面溫馨動人。

項國寧指出,這個決定「並不是那麼突然」,過去這段時間,報社一直在思考民生報的方向,年初大改版,即是為爭取存活於市場的嚐試,但顯然民生報廿八年來的堅持已不易做到,最後才做了最困難的決定。

民生報編制內員工兩百五十四人,其中有三成五可依照職務互補性與過去工作績效,在報系其他單位留任,其餘的員工將依法發給預告工資,年終獎金與考績獎金也照常發放。

聯合報系總經理王文杉昨晚致同仁信中,肯定所有參與民生報的同仁是「傑出的一群」,並強調「那美好的一仗我們已經打過」,聯合報系還有無數的戰役橫亙於前,但仍堅持永續經營,奮鬥不懈,將整裝再出發。

【2006/11/30 聯合報】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11.29  中國時報
李月鴦/北市

Dove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